设置

关灯

第三百三十四章 仆役市中售字迹

    前面也说过,东市周围的街坊都是达官贵族的居所,所以售卖的东西多是奇珍异宝。这厮就是看准了罗彦的手迹奇货可居,再则东市多为识货之人,他手上的东西也不至于蒙尘。

    漫无目的的游着,直到走到了一处字画摊。

    这个时候,正是好些大户人家收罗字画的火热季节。毕竟马上就要过年,万一能够收罗到一副名家字画,那么一个新春就有的吹捧了。字画摊上,便有好些人在围观,里头却是在争抢一副本朝灌顶和尚的金刚经抄本。

    灌顶和尚乃是天台宗高僧,著名的《妙莲法华经文句》便是他亲手记录下来的。自二十岁受具足戒,到如今整整五十一年,其间相继记录了其他几部著名的经文。

    若是说罗彦对于沙门的僧侣感到敬佩的,灌顶和尚绝对是其中一个。

    这会儿竞争的两方似乎家中都有信佛之人,以至于一部《金刚经》,居然被炒到了三百贯。

    越是这样,这仆役越是高兴。

    灌顶和尚的手迹并不算常见,但是也不说稀少。很多达官贵人家中多多少少都是有一些的。这厮是地道的长安人,他可记得数年前灌顶和尚被请到京城中,写了不少的东西。

    而罗彦的手迹,嘿嘿,市面上可真的是绝无仅有了。

    看着《金刚经》最终以三百二十五贯的价格成交,那最终得了的人一脸的欣喜,而竞争失利的人则是一脸哭丧,这仆役就知道机会来了。之前竞争已经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这会儿进去正好。

    “诸位都别走啊,我这里有诚国公的手迹一副。”慌忙挤到就要转身离开的人群里,仆役高声喊着,并且尽量往字画铺前边挤着。

    “什么,诚国公的手迹?真的假的?”还真别说,就凭罗彦的名号,立刻就将原本要离开的人们悉数吸引了过来,并且连路上的行人都过来围观了。

    此事那仆役已经挤到了人群中间,在字画铺掌柜热情的笑容里,对着围观的人们说道:“手迹的来源恕某不便告知,但是绝对可以保证,这份手稿是诚国公手书,而且是最近的墨宝。今日若是有方家慧眼,尽管上来一观。”

    说完,朝着那掌柜的努努嘴,便将那篇《自明》在桌上铺开。

    罗彦在东市露过两回本事,所以也不怕没有人不识货。虽然纸上没有罗彦的印鉴作为依据,可恰恰是这样,反而能够让人觉得这是真的。因为罗彦的字大家见过,但是印鉴哪里会流入世俗。

    字画铺的掌柜是第一个过来品评的。

    在东市经营了那么多年,虽然罗彦第一次写了百寿图的时候他没有看到,可是上次替长乐公主出头的时候,他就在那家最大的字画铺前看着呢。虽然书体不同,可是那股子意境和风格却绝对铭记在心。

    写这幅字的时候罗彦的心境很平和,所以用上了他的楷书,工正打起,一笔一划极其有规制,似是看着这幅字,就能够看到罗彦那挺直了腰杆站着的形象。

    不过是看了数行,这掌柜就已经不住嘴地低声赞叹。

    “我说,掌柜的,你倒是给句话啊?”围观的人开始催促起来。

    笑了笑,这掌柜走到人前:“以我愚见,只怕这幅字的真的。不过,为了确保无差,还要劳烦诸位有谁去东头那最大的字画铺,将其伙计招来。若是诸位当中觉得有些见识的,也不妨过来看看。”

    东头最大的字画铺,便是罗彦当初见阎立本的那里。虽然那掌柜被赶出了京城,可是伙计还在。而干这一行的伙计,眼力劲绝对不会差。这掌柜的能够想到那伙计,也是殊为了得。

    伙计还没有到来,但还是有人上前观看。这是一个衣着算不上华贵的中年人,但是走路做事都有些儒雅的味道。想来,不是尚在求功名的幕僚,便是隐居市中的高人。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