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百四十九章 暗渡陈仓(下)

    伫立矮墙的蜀汉将领李含略带讶异的看着魏军缓缓退去自己故意不理对方是想激怒这魏将来攻可魏将不受自己的激将之法反而退兵此等韬略倒是比之前那个石崇强几分。魏人就算有如此智将又如何呢?

    为了这次行动蜀汉足足筹划了两年有余。谯郡虽然处于中原的腹心地带却是徐州兖州扬州三方交汇的中心点。魏国强兵在外国内日益空虚国力得不到补充反而是生产力不断下降这般情况内司马氏在朝堂压制曹氏一家独大国事更是强行用兵孤注一掷如此形势国内动荡已然不可避免。钟会作乱虽是因其个人野心可若魏国形势一片大好钟会也未必有胆量带着一群异族硬抗魏国大军揭竿而起![.]

    说到底钟会必然是看到了魏国内部形势不断恶化方才觉得有机可趁。那个时候蜀汉皇帝刘禅便悄悄计划在魏国境内搞出些事端而呼雷阙便是担任此等要务的最佳机构。在此过程中司马昭因钟会之乱对于各地的守将都是产生了怀疑哪怕一丁丁的小事情都会被无端放大。司马氏能长期压制曹氏一族依靠的乃是世家的力量以及两代积累的人脉凝聚成为现今的司马氏集团。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些人支持司马氏才有了司马一族的兴旺若是心怀贰心司马氏又当如何呢?

    其实大家的利益都捆绑在一起司马昭对于群臣的敏感和怀疑毫无端由只是疑心。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有了疑心便难客观审视一个人一件事甚至是一句话一个表情。司马昭疑心越来越重群臣的日子也就越来越不好过。今天还是一方镇守明日就被调回许昌明升暗降高爵削权都是屡见不鲜之事。魏国之所以强盛乃是因为其人才济济层出不穷。到了如今战祸连年本就损失了大批的可造之材司马昭的不断更换官吏更是让魏国官吏的整体实力下降了不止一个档次。

    以往用人是量才而行如今用人是安心便好。什么人才能让自己不会怀疑?没有疑虑?当然是自己的亲人族人最值得信任了。最值得信任的人不见得就是合适的人选最合适的人选也未必就有足够的才能担任要务。这一切都让魏廷之内充满了不安的气氛彼此猜忌不说更有一些宵小之辈利用司马昭之疑心构陷大臣挑拨关系从中牟取个人利益扶摇直。

    奸佞当道宵小逞能朝堂之一片乌烟瘴气司马昭看在眼里却是任由此等跳梁小丑为所欲为。朝堂如此各地百姓更加的苦不堪言。本来魏国就是国库空虚可战事没有结束前方不断的增兵河北几近荒凉中原百姓不分老幼下地耕作也是难以填补每年军需的缺口。加之各地守官少有能吏多为平庸贪贿之辈可谓是民不聊生。此等状况下蜀汉呼雷阙暗中向谯郡增派人手用百姓之身份伪装在谯郡等地扎根平时便是做个顺民受魏国管理剥削等待倒戈一击的一天。

    唐咨不是一个老实人这个时代最容易死的就是老死人唐咨历经数次叛乱做过魏臣做过吴臣就是不死自然有其独到之处。在魏国不受重用是在意料之中可生活之窘迫却是未曾料到之事。其实凭借唐咨的官饷和俸禄每年生活倒是无忧可那不过是普通人生活而已。人家都是亲朋好友家族经营唐咨光杆一个不招人见待没人来杀自己就阿弥陀佛谁会和这样的有所接触呢?国内形势不好唐咨那俸禄折了又折又不准时没钱没势受尽白眼欺辱。锦衣玉食一呼百应的日子过惯了唐咨可受不住这种百姓生活。因此暗中勾结一些不法之徒聚众做些没有本钱的买卖不过是水到渠成。虽说是恶性难改可也带那么几分逼梁山的意思。这样的人选正是蜀汉要寻找的目标。

    蜀汉也曾遭遇过异族之乱可賨人在巴蜀之地扎根已久始终都是站在蜀人一边。而李特更是賨人之中的佼佼者不仅武艺超群胆魄和智略也属乘。在魏国腹地内开辟一处蜀汉领土可不只是为了吸引魏国的兵力大乱其部署而是要利用中原百姓穷苦潦倒的形势掀起一轮飓风给予风雨飘摇的司马氏集团一记重创!这任务是九死一生但是李特愿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