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章生死两重天(上)

产,陛下与太子殿下都已在了,殿下您看……”

    高邈努力地煞住了脚,身子摇晃了几下,好不容易总算是保持住了身体的平衡,这一见李显居然再次发起了呆,不由地便苦笑了起来,紧赶着出言解说道。

    临产?是喽,今日是太平那个小丫头出生的日子,嘿,太平,太平,何来的太平?李显脑海里一丝灵光乍现,已从一片混沌中想起了即将发生的事情,嘴角一勾,露出了丝苦涩的笑容,可也没说些甚子,只是微微地摇了摇头,整了整身上的衣衫,大步向殿中走去……

    懿德殿,自开唐以来便是皇后的寝宫,大唐几代皇后都居于此处,武媚娘自永徽六年(公元六五五年)十一月初一封后之后,便已入住此殿,历时已近十年,然则因着其阴谋害死王皇后与萧淑妃而生忌讳之故,武媚娘甚少呆在长安太极宫中,而是怂恿高宗李治长居洛阳,大体上每年总有九个多月住洛阳,也就是到了清明祭祖之时,方才回长安稍住,此番之所以提前回京,概因武媚娘有孕在身,恐于途不便,这才于今岁六月便回转京师待产,此时,武后临盆在即,殿中一片繁忙,无数宫女宦官进进出出,显得纷乱不已。

    李显一路行去,沿途不断有宫女宦官躬身请安不迭,只是李显此际正值心思纷杂,压根儿就无心去多加理会,自顾自地走进了大殿之中,隔着老远便瞅见一身明皇袍服的高宗李治正搓着手在前殿与后殿的交界处团团乱转着,满脸子的焦躁之色,而太子李弘则靠坐在一张软榻上,其边上那昂然而立的英挺少年正是潞王李贤,在李贤下首站着名乳母,其怀中抱着个年方三岁的孩童,这孩童便是殷王李旭轮,也即是后世有名的无为皇帝睿宗李旦。

    “儿臣见过父皇。”

    此际的李显虽是满腹的心思,可却不敢有所表露,更不敢有所失仪,一行进大殿,立马疾步抢到高宗李治身前,一躬到底,高声见礼道。

    “啊,是显儿来了,免了,免了。”高宗正焦躁地原地转着圈呢,可一见李显到了,脸上立马露出了和蔼的笑容,亲切地招了招手,将李显叫到了身旁,看了看李显苍白的面孔,很有些子心疼地说道:“显儿可是身子不舒服么?怎地脸色如此难看,啧,这天寒地冻的,总该好生保暖才是,莫要等真病了再医,那便晚了。”

    “父皇教训得是,孩儿并无大碍,兴许是受了点寒,歇息下便好。”

    望着自家父亲那和蔼可亲的脸庞,李显心头立马涌上了股浓浓的亲情,眼圈不由自主地便是一红,险险些就此落下泪来,忙掩饰地低下了头,强作镇定地回答了一句,只是话里的颤音却透露出了他内心的激动。

    “受了寒?那可轻忽不得,来人,去,传碗姜汤来。”李治一听李显受了寒,立马就有些急了,忙不迭地呼了一声,自有侍候在一旁的小宦官领命前去御膳房传姜汤不提。

    “儿臣……儿臣多谢父皇隆恩。”

    耳听着李治温和的话语,李显强忍着的泪水不由地便淌了出来,哽咽不已地感恩着----尽管李显如今尚无法定位自个儿的身份与状态,可与李治间的父子关系却是变不了的事实,数世为人的李显自是清楚自己这个父亲性格懦弱,实在算不得是一个合格的帝王,也算不得是一个合格的好丈夫,更很难说是个合格的好父亲,但其对于子女的疼爱却完完全全都是出自真心,丝毫不掺杂半点的虚伪,而这,在诡诈的帝王之家是少有的稀罕,由不得李显不感慨异常。

    “傻孩子,跟父皇客气个甚,唉,你母后在里头都已半天了,还没个动静,朕这心里头可着实放心不下,唉,但愿一切顺利才好,罢了,罢了,不说这个了,显儿去跟你兄弟们一道等着好了,朕这就进去看看。”李治絮絮叨叨地吩咐了李显几句,心里头还是牵挂着待产的武后,抖了抖大袖子,便想要向后殿走去,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