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百七十九章谋夺帅印(四)


    “娘娘明鉴,微臣于军略并不精通,然却知晓敌新胜之余必生骄心,若能趁虚而入,或能有所斩获,只是敌军势大,小胜一场或许可得,持久必殆,今周王殿下急欲远征,其心必大,或有难焉。”明崇俨先前话一出口便已后悔了,可惜说出去的话,势无法收回,此际见武后饶有兴致地追问下文,心中难免有些忐忑,没奈何,只能是硬着头皮往下分析道。

    “爱卿能言明个中道理,本宫甚喜之,唔,依卿所见,本宫该准还是不准?”

    武后似乎看出了明崇俨的一些小心思,这便笑着提出了个尖锐的问题来。

    “这……”明崇俨倒是有心说准了为妥,可话到了嘴边,却又觉得不妥,迟疑了半晌,也不敢开这个口。

    “爱卿但说无妨,本宫断不致罪尔便是了。”

    武后笑着压了下手,鼓励了明崇俨一句道。

    “置之不理可也。”

    一听武后这话里考校的意味极浓,明崇俨立马便谨慎了起来,沉吟了良久之后,这才一咬牙,毅然地回答道。

    “哦?”

    武后一听此言,登时便笑了起来,看向明崇俨的眼神里顿时更多了几分的欣赏之色……

    “陛下口谕,宣周王李显、骑都尉姜业德阳殿觐见!”

    高宗的旨意来得比李显想象的还要快,没等李显离开姜府呢,两仪殿主事宦官孙全福便已领着几名小宦官前来传召了。

    “臣领旨谢恩。”

    面对着这等急召,李显心里头还真有些纳闷,楞是搞不清状况究竟是如何了----原本在李显看来,要想得到出兵许可,非得闯过了武后那一关不可,而这显然不是件容易之事,李显为此也准备了不少的后手,可却没想到这旨意居然就这么到了,尽管口谕里并没有明言出兵之事,可将姜业一并召了去,摆明了就是姜恪的进谏产生了效果之故,事情未免太顺利了些,顺利得李显难免犯起了叨咕,只是这当口上却也不是刨根问底的时辰,李显也只能是强压着心头的疑虑,紧赶着谢恩了事。

    “殿下,您请,陛下正等着呢。”

    李显方才谢恩起了身,孙全福已紧赶着出言催起了驾。

    “有劳孙公公了,且容小王回府更了衣便去好了。”

    李显先前刚跟姜业又在演武场地耍了几回,出了一身的大汗不说,浑身上下风尘仆仆地,实在不合适去见驾,这便斟酌着出言解释了一句道。

    “陛下有交待,殿下尽管便装前去便可。”

    孙全福摇了摇头,将圣意搬了出来,一味地催促着。

    如此之急?老爷子究竟搞啥名堂来着?李显心里头狐疑万分,可也没辙,只能是笑着点了点头道:“那好,孤这便去罢,孙公公请先行一步,孤随后便到!”

    “老奴遵命。”

    一听李显如此说法,孙全福自是不敢再催驾,只得躬身应了诺,自领着一众小宦官们先行一步了。

    “殿下,看来末将这回要给您打下手了。”

    姜业看似粗豪,实则心细如发,这一见李显似乎有些子闷闷不乐,便即笑呵呵地从旁插了一句道。

    “走罢,还愣着作甚!”

    李显自然知晓姜业说这话是要宽慰自己,心中不禁为之一暖,但却没带到脸上来,而是故意板起了脸,横了姜业一眼,没好气地吭了一声,而后,也没管姜业是否跟上,大步便向府门外行了去,姜业见状,嘿嘿一笑,亦步亦趋地跟在了李显身后……

    “儿臣(末将)叩见陛下。”

    李显领着姜业刚行进德阳殿,入眼便见宽敞的大殿中只有两个人在,除了高坐在上首的高宗之外,便只有躬身站在殿旁的姜恪,不单武后不见人影,便是连个随侍的宦官都没有,心中不由地便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