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四百四十五章 四面楚歌

日庆王被贬,恭王代行天子事的冲击,第二日的大朝会,形势立即变幻,整个朝堂,出去不说话的人,几乎都在为恭王说话。

    当然,当今天子正在精壮之年,这些临安京官倒也懂得收敛。

    反正通过各种话语暗示了恭王滇下,我们都是支持你的。

    而枢密使蒋芾,同知枢密院事、太尉魏杞,工部尚书王望北等人则异常沉默,这使得朝堂俨然只剩下了两派势力。

    一派中立,或者根本没有资格站队的人。

    一派则是恭王。

    对此赵也是无可奈何。

    这是确定了储君人选的阵痛,将要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知道儿入主东宫之后,这种朝堂形势才会慢慢沉稳下来。

    今日大朝会的主题是确定恭王赵两日后代行天子事,玉皇山籍田举行籍田祈年礼诸事。

    有东府相公操持,这件事很快落实。

    恭王赵也表示,为父皇苦心,彰天家之诚,籍田祈年礼,自己愿意如父亲一般,在玉皇山籍田那处连行春耕之事,以求春后农事兴顺。

    对此赵很满意。

    储君行事当如是,大局为先,小我为后。

    温言勉励了一番。

    这落在群臣眼中,更是笃定了心中的猜想恭王殿下的储君之位稳矣。

    李凤梧对此兴趣缺缺。

    这在有心人眼里,便觉得李凤梧是深受赵恺被贬的打击。

    是以退朝之后,刑部尚书江君烈故意等着他一起走出大庆殿,然后言语犀利的讽刺了一阵,就连户部尚书王佐,也加入了阵营,对李凤梧阴阳怪气的。

    不仅这两人,东府三省之中,不少人开始对这位大宋雏凤展开了攻击。

    李凤梧因秘书监今年收取着作管理费的事情,行文去户部,被王佐把公事文推了回来不说,就连户部几个主事,也对自己爱搭不理的。

    更别提其他一些部门了。

    反正受到庆王被贬,恭王大盛的影响,李凤梧的秘书监这几日行事很是受到掣肘。

    但凡对外的公文,几乎都要被押。

    很难如之前一般,行文过去就能得到审批的待遇。

    李凤梧对此无可奈何。

    这很有点四面楚歌的意思了啊。

    官场就是这么现实不过最终还是没难住他,户部不同意我就不收取着作管理费了么?笑话!

    果断行文到东府。

    东府是汤思退和张杓以及参知政事周必大的辖部,按说有汤思退在,李凤梧这个公文估计也是被无限押后的。

    但不曾想,这个公文过了周必大的公事桌,然后到了张杓那里。

    一向和李凤梧不对付的张杓竟然批了。

    既然右相批了,汤思退也不好在这个节骨眼上和张杓对着干。

    于是也批,便宜了李凤梧这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