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0157章 谶语事件(中)

方军府的存在。

    只可惜杨广固执己见,根本听不进萧瑀的劝告,加上虞世基在一旁推波助澜,使萧瑀反对军队改制失败,萧瑀这段时间陷入深深的惆怅之中。

    萧瑀上前躬身施礼,“陛下,微臣刚从天津桥过来,遇到了一群进京告御状的老者。”

    杨广刚才听说了此事,还特地让侍御史刘治去打听,他坐起身问道:“是哪里来人,为何告状?”

    “启禀陛下,是从太原过来的一群乡农,他们状告唐国公,告他强占民田。”

    萧瑀将诉状呈给了杨广,“这是他们的诉状,请陛下过目。”

    杨广阴沉着脸看完诉状,他心中愈加恼怒,对旁边伺候笔墨的宦官道:“速去传朕旨意,召太原留守李渊来见朕!”

    宦官飞奔出去了,萧瑀吓了一跳,连忙劝道:“陛下,乡农心怀恨意,往往会夸大事实,微臣觉得唐国公或许有一些不当的行为,但绝不是强占田地那么严重,那些乡农告诉微臣是强买土地,强买和强占意义并不一样。”

    杨广冷冷哼了一声,“他这个人最善于伪装,装成一个宽厚长者的模样,他以为朕看不透他吗?当初朕让他去做马邑郡太守,他就颇有微词,无非是嫌马邑郡贫穷,人口稀少,朕让他做了太原留守,他的本性就渐渐暴露了,好酒贪财,强占土地,这样的人让他主政太原,那是为祸一方。”

    萧瑀心中暗暗叹息一声,其实他心里明白李渊的难处,他是怕被圣上怀疑有异心,才效仿古人,以贪财好酒来自毁名誉,这又是何苦呢?

    “微臣没有别的事情,先告退!”

    “去吧!”

    萧瑀行一礼,慢慢退了下去了。

    这时,杨广又看了看太原乡农的诉状,慢慢陷入了沉思之中。

    杨广和李渊其实是姨表兄弟,他们两人的母亲是姐妹。李渊要比杨广大上几岁,两人从小就在一起读书。

    杨广聪颖绝伦,看书过目不忘,性格外向奔放,而李渊则略显木讷,老实憨厚。性格内敛,两人是截然不同的一类人。

    但杨广一直不喜欢李渊,总认为他是伪君子,整天沽名钓誉,明明是好色之人,却装作不近女色,明明是贪杯好酒之人,却故意在大宴上装作不喜饮酒。

    当朝臣们都夸赞李渊是宽厚长者时,杨广却冷眼相看。所以李渊在太原渐渐表现出不同以往时,杨广并不奇怪,他知道这就是李渊的本性,只是在权力面前便渐渐表现出来了。

    说到底,杨广是从骨子里看不起李渊,有李虎这样的英雄祖父,他却混得如此窝囊,居然在关陇贵族中垫了底。家族中一个人才都出不了。

    杨广沉思良久,又从身边箱子里取出了一束锦书。慢慢将锦书摊在桌上,上面是这一个月在洛阳流传的谶语。

    ‘桃李子,得天下,皇后绕扬州,宛转花园里。勿浪语,谁道许?’

    尽管章仇太翼并不承认谶语和紫微异相有关。但杨广总觉得这两者之间多多少少还是有点关系。

    这条谶语也不是这次才出现,早在三十年前,他的父皇就梦见李树开花,大水围城,宫中也出现了桃李子、得天下的谶语。当初是盛世,或许还不用放在心上,可现在天下不稳,又出现了这个谶语,让杨广不得不警惕了。

    谶语的意义很简单,李氏取代杨氏,时间就发生在他出巡去扬州之时。

    这几天杨广在反复考虑这件事,天下有名望的李氏一共有四大家族,一是河东士族赵郡李氏,一是河西士族陇西李氏,再有就是西魏两大柱国将军李弼家族和李虎家族。

    杨广用排除法一一甄别,赵郡李氏文弱有余,武力不足,可以排除,李弼家族人丁不旺,出了一个李密,却又逃去瓦岗落草,乱匪岂能得天下?杨广又将李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