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三百五十六章 历史的时钟



    钟表的分针可以调前,那……历史的时钟,是否也可以拨前呢?

    怀表表壳上的西洋母子彩画,让林义哲又想起了额绫,心中不由得一阵绞痛。

    是的,他之所以来到了“威远”舰上,便是想要回忆起和额绫在船上一起呆过的时光。

    为了改变历史的时钟,他赔上了自己心爱的女人的生命!

    而现在,已经步入末世的大清王朝,变化并不那么显著!

    林义哲强压下对额绫的刻骨思念,强行将自己的思绪,拉回到对历史的思考中来!

    任何一个王朝在末世之季都不会束手待毙!唐宋元明莫不如是,如今这个大清王朝亦如是……

    在原来的历史时空中,1860年庚申之变,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其后便有总理衙门之设立和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1874年朝鲜壬午兵变,日本之患渐显,遂有第一次海防筹议;1885年中法之战后,便定策大治海军;9年之后甲午战败,马关签城下之盟,乃有那书生救国的戊戌变法;而到了世纪之交的庚子国变之后,则是这个王朝垂死前的最后一抹回光返照----清末新政……

    纵观清末历史,所有这一切的救亡之策,却无一不是丧师辱国后的亡羊补牢,而却未有一次能算作是兵祸来临之前的防微杜渐!

    林义哲眉头微蹙,把手中的怀表向眼前又拿近了些,那炯炯的双目随即死死的盯住了那根快速移动的分针。

    时不我待啊!但,如果清末新政乃是施行于庚子国变之前,更有甚者,若李鸿章当年在《筹议海防折》中所定的“变法”之策能得以全面铺陈并持久行之,那是否可以扭转自甲午战败后绵延近半个世纪的国势倾颓?

    林义哲将手中的怀表放下,轻轻合上双眼,用两根食指同时轻轻揉搓起自己的太阳穴,刚握过金属壳怀表的手指冰冰凉凉,揉在略有些胀痛的太阳穴上,感觉十分的舒服,而原本微微有些昏昏噩噩的头脑,也因此而变得清醒了些。

    改变历史,真的一定要凭一己之力却另造个分支出来么?为什么不能是,在原有的时间洪流上稍加疏导,而使得某些本该在未来发生的既定历史事件稍加提前呢?

    得益。或者说受益于留学外国的自由开放式教育,让林义哲养成了个极为踏实的量力而行的思维习惯。

    对历史兴趣浓厚的林义哲曾经来到过经历过甲午陆战和抗美援朝之战的那座边境小城丹东游玩,在这个连博物馆都没有一座的小城里,他最先去的,便是抗美援朝纪念馆。

    而那一天在这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当中,他却听到了极不符合主旋律的声音!

    而发出这些声音的,竟然是前来缅怀战友的当年老兵!

    老兵们告诉他,他们一生最痛恨的电影就是《上甘岭》!用那些曾两度被授予军衔的老军人的话讲,“那狗屁片子,连真实的上甘岭的百分之一都不到!”----他们举了两个最简单的例子。在那场惨烈的战役中,坑道从来就不曾是坚不可摧的,恰恰相反,在美军猛烈的炮火下坍塌的坑道,曾经一次次的把英勇的中国士兵无情的活活埋葬在朝鲜的崇山峻岭中!而传说中安全坚固的防空洞,也不止一次的被美国飞行员将炸弹扔进来,炸成一片火海,把里面的人烧成焦炭!

    军人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还有敬畏!

    唯因敬畏。始而知冷静,合格的军人必须知道“怕”----怕头脑冲动、怕盲目乐观!有了敬畏之心,方能知进退,才会懂得学着去“算”----冷静的承认与敌人之间的优劣差距。进而才能谨慎小心的估算敌我之间的优势嚣张,由此方能学会因势利导,使敌势日消而我势日长,最后强弱易势。将胜券操于我手!

    台湾,虽然早在三国时期就有东吴大将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