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四百二十二章 初拜泰山

,爹爹是不是会和阿公一道回来?”林语曦脆生生的问道。

    “会的,会的!”陈夫人笑着点头道。

    听到女儿的问话,陈婉的心中瞬间涌起对丈夫的浓浓思念。

    此刻的她,不会想到,父亲和丈夫,会在北京,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碰面。

    林义哲和陈湜的第一次见面,竟然是在文祥府中。

    此时的陈湜,听着林义哲和文祥侃侃而谈海军和海防,眼中满是惊佩之色。

    文祥因为急于要充实北洋海防,护卫京津,是以打算从英国购入“小铁船”(即伦道尔式炮艇,以其船小炮大,中国又称“蚊子船”),而在看了林义哲进献的《西洋船炮图说概要》和《外国师船图表》后,又有些拿不定主意,是以多次召林义哲前来商议。因而这几日文祥和林义哲谈的,全是海军和军舰的话题。

    日本自三国时代以来,就被中国称为倭国,士大夫们对之动辄嗤之以鼻,对其不以为然。在当时整天高唱着“盛世”凯歌,做着“天朝上国”迷梦,四处充盈着虚骄气息的中国社会看来,日本只不过是个化外的蛮夷。然而,就是这个一贯被中国瞧不起的东邻小国,在学习了一些西方先进技术后,竟然肆无忌惮向中国发起挑战,并打算侵占中国的疆土,由此在中国社会引起的震动不啻于一声晴天霹雳。海防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得到凸显。这一次尽管中国海军战胜了日本海军,但中国海防的不足之处也暴露无遗。恭亲王奕忻事后曾痛心疾首地在奏章中写道:“今日而始言备,诚病以迟;今日再不修备,则更不堪设想矣!”并追思自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尽管开展了部分旨在自强的事业,诸如建船厂、造军舰等,但“人人有自强之心,亦人人为自强之言,而迄今仍并无自强之实,从前情事几于日久相忘”。认为应当立刻抛开以往的成见,采取果断措施,尽快加强国家的海防实力。

    朝野间加强海防的呼声日高,而京津一带的海防不足则凸显出来。在和日本达成和约的当天,林义哲便下令将“威远”、“横海”、“康济”三艘巡洋舰和“飞鹰”号高速通报舰按照之前和李鸿章的约定调归北洋统辖,此外还将成为船政水师练习舰的日本战利舰“龙骧”号也借调给北洋,以充实北洋防务。这四艘军舰的加入使北洋的海上作战力量得到了极大的加强,但北洋地区的陆上防卫,形势仍然不容乐观,是以在海关总税务司赫德向总理衙门热情推荐推荐英国制造的新式伦道尔式炮艇时,一下子便引起了文祥等人的注意。

    早在1874年10月23日,中国和日本紧张谈判之际,取代李泰国担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经由上海向他在伦敦的忠实部下金登干发去了电报,称中国方面打算外购军舰。事实正是如此,在日本的强烈刺激下,继中途夭折的阿思本舰队之后,中国近代第二次外购军舰的活动渐渐拉开了帷幕。与第一次购舰活动用于镇压国内起义的目的不同,这次购舰主旨相当明确,就是巩固海防,抵御外侮。

    其实就在日本侵略台湾,中国朝野上下为之震惊、群情激愤的日子里,这个西方人的身影就开始频繁地在总理衙门出没。身为英国在华利益的重要代言人,赫德敏锐地觉察到中国即将以日本为假想敌扩充海军的迹象。这位久居中国,深谙中国官场之道的英国人明白这将是影响、控制未来中国海军走向的重要契机。良机不容错失,随即他凭借其特殊的身份,开始与主管总理衙门的恭亲王奕忻密切接触,做起推销英**舰的生意来。自阿思本舰队事件之后,虽然在上海、福建等地耗费巨资,经历了近十年的自造军舰的尝试,但中国的海防实力有了很大起色,建立起了一支西式蒸汽舰队,但中国自制军舰的数量还是太少,因而直接购买西方先进军舰的提议此时悄悄开始占据上风。

    在中日两国的海战结束之后,铁甲舰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