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三百一十章 迟疑

的是天下太平。

    两淮制置使、建康府以及庐州府的加急奏折抵达京城的第二天,吏部尚书李庭芝就来到了贾似道的府邸。

    皇上登基之后,备受眷宠的贾似道,基本都是在府邸署理公务,诸多的官吏需要有办理的事宜,都是送往贾似道的府邸,这也引发了不少的非议,可惜都只敢在暗地里说。

    李庭芝当然知道商议什么事情,让他奇怪的是,这战斗厮杀的事宜,贾似道不召集枢密院以及兵部的官吏商议,要求他这个吏部尚书来干什么。

    刚刚坐定,来不及寒暄,贾似道就开口了。

    “李尚书,两淮告急,此事你也知晓,我不多说,我拟调动部分殿前三司的大军,驰援两淮,不知道你认为如何。”

    李庭芝稍稍愣了一下,贾似道的这个提议,他压根没有想到。

    合州御前诸军是不会驰援两淮的,若是他李庭芝依旧是两淮制置使,还说不准,可现在是吕文德担任两淮制置使,所以吴邵刚是绝不会出兵驰援的。

    至于说调动殿前三司的大军,李庭芝也是不赞同的,从两淮的奏折来看,蒙古鞑子约有五万人左右,驻扎在两淮的三路御前诸军,总兵力超过了十万人,不管双方的战斗力如何,十万人总是能够应对五万人的,再说蒙古鞑子远道而来,在两淮没有基础,没有很好的安身之地,而吴邵刚写来的信函之中,已经明确分析过,蒙古鞑子绝不会在短时间之内发起大规模的全面进攻,故而动用殿前三司的大军,为时过早。

    不过李庭芝很清楚,他绝不能够贸然的分析其中的原因,若是哪句话没有说好,引发贾似道的猜忌,那就得不偿失了。

    看见李庭芝的神情,贾似道已经猜到了一些。

    “李尚书是不是不赞同调遣殿前三司大军啊。”

    “魏国公,下官以为,目前的形势之下,暂不调动殿前三司大军为宜。”

    贾似道看着李庭芝,没有开口,但神情颇为严肃。

    “殿前三司大军,一直都驻扎在京城的周遭,其很多军官军士的家眷,都是在京城之中的,若是此刻调动殿前三司大军,难以保守秘密,一旦消息传开,必定在京城引发恐慌,到了那个时候,局面将更加难以应对。。。”

    贾似道情不自禁的点点头。

    指挥作战方面,包括战略部署方面,贾似道远不如李庭芝,更不用说与吴邵刚比较,加之其身边鲜有谋略之士,故而贾似道的认识没有能够提高,李庭芝一个简单的解释,就能够让他频频的点头。

    “李尚书说的是,不过如何应对蒙古鞑子的侵袭啊。”

    贾似道好像变得六神无主了,在李庭芝的面前显露出来,他无所谓,毕竟两人曾经在孟珙的麾下共事多年,相互之间还是熟悉的。

    李庭芝稍稍沉思,马上开口。

    “两淮驻扎有建康府御前诸军、镇江御前诸军以及池州御前诸军,还有诸多的厢军,下官以为,可命令建康府御前诸军死守建康府,护卫建康府之安全,池州御前诸军负责死守庐州府城,镇江御前诸军则抽调一定的兵力,驰援庐州府城,借机骚扰蒙古鞑子,同时诸多地方的厢军,也可以调遣,用以抵御蒙古鞑子的进攻。。。”

    李庭芝说的颇为详细,但没有举荐为帅之人。

    其实不用李庭芝举荐,两淮制置使吕文德自然就是统帅,在领军作战方面,吕文德还是有着不错能力的,若是手中有足够的兵力了,应该是能够应对蒙古鞑子进攻的,况且吕文德的女婿范文虎,同样是一员悍将,至今兼任殿前司副都指挥使司。

    “这个,李尚书说的不错,我看由你来挂帅,抵御蒙古鞑子的进攻如何。”

    贾似道的建议,让李庭芝哭笑不得,也让其心情沉重,都什么时候了,贾似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