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四百九十五章 山东的部署(1)

法的克服,且获取了作战的胜利,可是在面对明军的作战之中,他感觉到了恐惧,感觉到了无力,不知道为什么,明军那种一往无前的气势,甚至超过了蒙军。

    这样的感受,合丹亲王不敢说出来,有些时候,他甚至期望皇上御驾亲征,率领大军与明军作战,一举打败和剿灭明军。

    随着前往山东的军士的增加,合丹亲王的压力大增,他已经感觉到了皇上的决心,也相信在山东这块地盘上面,蒙军与明军之间的决战,很有可能要展开,如此关键的战斗,合丹亲王没有指挥的信心,甚至感觉到畏惧。

    此战若是失败,意味着什么,合丹亲王是很清楚的。

    朝中的其他亲王,在朝廷作战失败之后,还可以回到漠北草原去,回到老家去集聚力量,可他这个指挥作战的亲王,就不可能有此等的机会了,怕是不要想着能够活下去。

    到了三月底,合丹亲王已经处于焦虑之中。

    驻扎在济南府周遭的蒙古铁骑,总兵力超过了十万人,加上从周围调迁过来的新附军,总兵力已经超过二十万人,且这二十余万人的大军,是以蒙古铁骑为主的,其战斗力是绝不一般的。

    就算是当年剿灭阿不里哥的叛乱,朝廷也从未派遣过如此多的大军。

    而且大都方向,还有蒙古铁骑不断朝着山东的方向而来。

    终于,忍不住的合丹亲王,给皇上写去了一份奏折,这份奏折不同于以前的奏折,在奏折里面,合丹亲王说出了自身的认识,认为大元朝廷与明军之间的大战,很有可能在数月时间之内爆发,而决战的地点很有可能在莒州,海州或者是济南府,如此重大的战斗,需要做出全面的统筹部署。

    虽说奏折之中,合丹亲王没有明白说自身畏惧,但他隐隐透漏出来了意思。

    至于说看到奏折之后,皇上是如何想的,合丹亲王就管不到那么多了。

    合丹亲王的这份奏折,的确引发了忽必烈的高度关注。

    刚刚看到奏折的时候,忽必烈异常的愤怒,在诸多亲王之中,合丹亲王应该说是最为骁勇的亲王,率领大军作战的次数最多,获取的胜利也是最多的,特别是襄阳之战,说到底阿术还是协助指挥作战,真正率领大军取得胜利的还是合丹亲王。

    就是这样一位骁勇善战的亲王,居然在最为关键的时刻,有些退缩了。

    忽必烈的第一感觉,就是合丹亲王想着自保,不愿意承担重任。

    在所有的部署方面,忽必烈几乎没有与谁商议,综合这些年与明军作战的经验,忽必烈发现了一个最为关键的问题,那就是蒙军每一次作战的部署,明军好像都很是清楚,提前都做好了一切的准备,而蒙军就是一步步朝着明军部署好的陷阱之中而去。

    这样的情况太令人不解,就算是那个大明皇帝吴邵刚务必的睿智,可也不能够每一次都判断的那么准确,都能够做出丝毫不差的部署。

    忽必烈自然会怀疑到情报方面的泄漏。

    姚枢与史天泽等人的消息,让忽必烈印证了自身的判断,他认为吴邵刚怕是早就部署好了一切,在大都安插了诸多的眼线,从朝中获取了诸多的情报,每次作战的时候,吴邵刚都是依据这些情报做出的部署,获取了胜利,而整个的大元朝廷还蒙在鼓里。

    分析到了这一层,忽必烈本来就是心烦意乱,偏偏合丹亲王的奏折这个时候到了,这岂不是火上浇油。

    忽必烈其实没有怀疑合丹亲王,毕竟作战的大军之中,忽必烈也安插有亲信,根据亲信禀报的作战情况,合丹亲王的确是倾尽全力了,只是明军早就做好了准备,而且阿术率领的征南大军,崩溃的速度太快了,谁都来不及驰援。

    如此情况之下,想要将责任落在合丹亲王的身上,那是亲者痛仇者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