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六十章 土坯房

  首先,城堡内的墙壁,马林让泥瓦匠们都涂上了石灰。这样,雪白的墙壁,显得亮堂。然后,马林让他们重修了下水道和厕所,并开始建化粪池。这样,城堡里就绝不会出现臭味。

    而后,在城堡北边的草地上,马林兴建了一排排的马厩,安置手里的1030匹马和几头拉车的牛。

    最后,马林发动民夫们,给他手下的400战士,用泥土,建了一批土坯房……

    这土坯房,还是马林前世老家那边,村口的孤寡老人周大爷住的。当初,周大爷的土坯房翻新,马林还去帮忙了,看过大伙是怎么建土坯房的。

    土坯房的建造很简单,就是用随处可得的泥土,里面放入当做“筋骨”的茅草、稻草等,搅拌起来,类似钢筋混凝土的感觉。而那些茅草,就是其中的“筋骨”。

    然后,大家用两块木板竖立起来,两面夹着,往里面填充掺杂了茅草的泥糊糊,压实了。等夹板里的泥土差不多干了,再撤去夹板。这样,一面厚实的泥土墙就建成了。等建好后,还升起火堆,把墙壁烤干了。而且,这种泥土里掺杂了茅草当筋骨的泥土墙,还挺结实。至少,刮风下雨绝对没事。

    并且,土坯房住着,在没有空调的时代,还挺冬暖夏凉的……

    战士们开始很嫌弃这种泥土搭建的房子,但是,马林让他们住进去试了几天,他们反倒是爱上了这种成本低廉、修建快速的房子。

    其实,马林也是没办法才用的这招。现在可是12月份,是冬天。住在帐篷里还挺冷的,而要修建欧洲流行的石头房子,给400人修房子,那要多少石头啊?

    而且,特塞尔岛不产石头,要去岛外购买,再运回来……多麻烦费事啊?而且,时间上也很紧啊……

    所以,马林干脆让农奴们帮忙,一起修建了传说中的土坯房,成本低,建造速度快,舒适性好……

    然后,马林还按照东方人的习惯,在房屋内都砌上了华夏式的灶台,竖起了简易的烟囱……

    但让马林无语的是,欧洲目前貌似不流行烟囱。至少,在中世纪普通老百姓家里不太流行……

    据说,烟囱是公元800年前后,由犹太商人、埃及人和叙利亚人从东方引进欧洲的。虽然,几百年过去了,但烟囱在欧洲还是没有完全流行开来。

    因为,烟囱的最大作用就是排烟。只有很讲究的贵族和富人家庭,才注意排烟。至于穷人家,没烟囱照样生火,大不了被烟气呛一下呗……很多穷人家,为了防止烟呛,直接建立了半开放式的厨房。这样,生火烤面包时,烟气直接往外扩散掉……

    马林组织大家修建了400间三室一厨的土坯房,都没花几个钱。甚至,连床,都是直接用泥土垒起来,然后用火堆烧硬烤干的。

    而且,每个床,其实都是一个土炕。在外间,都有一个灶膛,可以往里面放燃料。欧洲目前流行壁炉(其实也是在有钱人家流行,烟囱主要就是给壁炉配备的),但壁炉有个问题,它是在房屋内部烧火的。如果是烧柴火还好,若是烧煤,很容易引起煤气中毒。

    而马林引入的东方土炕,可是越冬的神器。东北那嘎子的人,靠着土炕,可以抵抗零下几十度的低温。且在开着窗户的外间放入煤炭等燃料,也不担心土炕房间里煤气中毒。但荷兰地区,最低气温不过零下几度,这还是因为处在“小冰河世纪”的缘故。用土炕,简直就是浪费了。

    唯一的问题,就是,岛上没什么树木,缺乏木材。这也导致了,岛上没啥柴火可用。因此,岛上的居民,一般烧干草做饭取暖。同时,也会去登海尔德那边购买些柴火回来。当然,去陆地上购买柴火的,一般是教会这样的有钱的势力。毕竟,教会里可是有壁炉的。而教士们,总不能在壁炉里烧干草吧?多没档次,还是烧木柴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