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十五章,“二次平乱”

    当楚浩歌来到第一个书架时,抬头一看,上面摆着一个巴掌大的小牌子,他定睛一瞧,上面写着四个字:“文书古经。”

    “还有书籍分类?”找了一本看去,是《诗经》,楚浩歌把它放回原位,这他在皇宫的时候皇叔父逼着他看过许多这样的书籍,他虽然一看一过,但也记得些。

    再去拿右手边的第三本,随手拿起来看去,是《大学》,他也看过,摇了摇头,把它放回原位,他现在要找的可不是这种书,他可是要来看看有没有给慕容解蛊的方法,把它放回原位,楚浩歌又看了两本,都是这类型的书。

    如此他倒是不失望,反而心头大喜,既然有了分类,他找起来也方便了许多,至少不用挨个去翻看了,暗自也合计起这个方言:“慕容这弟弟没准还真是个满腹经纶的秀才呢。”想着,他离开这个书架,向后走去。

    后面的几个书架上分别写着“斋后杂文”“名家诗文”“朝野史册”“民间琐说”,这些他每个都翻开了一两本,都不在他要寻找的范围内,尤其是“朝野史册”的那个书架,全是记录的之前朝代更替,和朝野中大小事情。

    他一脸走过了十多个书架,都是一些他不需要的书,他便快速的越过,一直到了第十一个书架,上面写着“当朝密文”。

    看到这个的时候,他呆了一下,朝野密文?这里怎么可能有当朝的密文?这要是传出去岂不得满门抄斩?这个方言的胆子也太大了吧,这都敢大大方方的写出来?

    “咕噜”他咽了口口水,十分好奇里面有什么,他在宫中也是没看过什么“密文”,也就是有些人将宫中的大事小情记录下来,供他们这些公子阿哥去看,其中含水量不言而喻。

    想到此,他随手便拿起了一本,上面写的是“玄皇传记”,楚浩歌一看,吃了一惊,竟然是皇叔父?连忙迫不及待的翻开,只是刚刚看了两页他便失望了,这其中哪里是什么密文,也就是皇叔父以前干的一些大事被记载下来,多是对他进行褒奖赞美。

    “唉”摇摇头,叹了口气,他把这本书放了回去,心说这要是能称得上是密文,那他可是知道的太多了,都够被灭口了。

    刚才还在奇怪,这一个普通的大户人家,怎会有当朝的密文,原来都是这般拍马屁的书文,这就算是被人举报了上去,那也是没什么罪名的,说不得还得奖赏这个方家一番。只是他之前在宫中,这种拍当政者马屁的人见得太多了,原来还以为这方言是个硬气书生,这会儿看来顶多是个花式拍马屁的家伙。

    随手又拿起一个,是“当代伟事”,里面写的也都是些对当今皇帝有利的,帮其笼络民心的洗脑文章罢了。

    把它放回去,又拿起一个,情况依旧还是如此,失望的把它放回原处,就要离开这个书架,只是当他刚走出两步,就在一本书上晃了一眼,上面写着“楚将建义传”,他咋眼一看只看见了“楚建义”三个字,他连忙停住脚步。

    楚浩歌出来皇宫就是要寻找父亲的下落,这时看见上面有父亲的名字,心头猛地激动了,他连忙伸手把它拿出来,翻开便看。

    翻开一看,这上面写的与之前那些一样,大多是褒奖的,这会儿他看着倒不觉得是什么拍马屁了,觉得说的都是真事而,只是这些他基本都已经知道了,只是听说的没有这上面记载的详细了,他越看就越觉得失望,里面应该没有父亲的下落了。

    他没了看下去的兴趣,却是要逼着自己看下去,毕竟这上面记载着的是他的父亲,他就是硬看也要看完他。

    半晌,他已经看了一大半,仅剩下寥寥几页,这时候已经讲述到父亲平乱归来,儿子也就是他自己寄住皇宫了,也写到母亲去世,使他眼眶有些湿润了。

    到了这里,父亲的历史基本已经要画上句号,但看后面还有

    -->>(第1/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