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245章 火炮

    (多写两句,这本书写到现在,已经56万字,成绩虽然不好,但老马还在继续写,老马知道朋友们都不容易,所以老马从上了架就没有求过月票、推荐、打赏什么的,老马觉得,只要有朋友订阅,老马就很满足了,其实现在订阅真的不用花多少钱,且不说各种月票、推荐票的红包,就算是只下载个app每天签个到,差不多都够看正版,拜求大家支持,老马会继续努力,争取写出更精彩的故事。)

    清末海军共四大舰队,北洋、南洋、福建、广东。

    北洋水师和南洋水师,分属北洋大臣和南洋大臣统领。

    清政府成立北洋水师时,动用了南洋水师的经费,因此南洋水师和北洋水师关系紧张。

    福建水师在中法战争中损失殆尽,徒有其名。

    广东水师属两广总督管理,甲午一战,李鸿章的亲戚两广总督李翰章曾派船北上助战。

    要说清政府也算是明白海防的意义,但终因权属不明,兵力分散,最终落个四大皆空的境地。

    前文说过,甲午中日战争,既是日本和清国的远东争霸之战,也是朝廷对李鸿章的削弱之战。现在仗既然已经打完,那么就到了秋后算账的时候。

    北洋水师内部也是派系林立,战前北洋水师的将领多是以林泰曾、刘步蟾为首的福闵系,李鸿章为了搞平衡,分散福闵系的势力,调入丁汝昌、邓世昌等将领分摊权利。

    黄海一战。邓世昌、林永生、黄建勋、林履中战死。方伯谦被处斩。北洋水师将领已去大半,现在终于轮到丁汝昌、林泰曾、刘步蟾等人。

    “既然如此,兄长何必在这个污水坑中愈陷愈深,不如早做打算。”石云开不想看着丁汝昌束手待毙。

    “贤弟此言差矣,愚兄世受皇恩,自当精忠报国,只要在任一日,就要为北洋水师尽一份心力。岂能因为有危卵之忧明哲保身?非是大丈夫所为。”丁汝昌义正言辞。

    这是个做人的态度问题,有的人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的人是食君之禄担君之忧,谁对谁错自有公道。

    “既如此,可有能用得上小弟之处?兄长但请直言无妨。”石云开光明磊落。

    丁汝昌此行是为了什么事,石云开心里很清楚,就是为了炮弹。但话还是要说,该走的路子还是要走。

    “哈哈哈……愚兄这次前来,确实是有要事相求。”丁汝昌等的就是石云开这句话,谈笑间一扫阴霾:“贤弟。愚兄听说你这里的工厂能造炮弹,而且质量上佳。价格公道。所以愚兄此次前来,是想请贤弟伸出援手,我北洋水师上下铭记五内。”

    黄海海战,如果北洋舰队炮弹充足,谁胜谁负还要两说。但事已至此,多说也是无益,只能亡羊补牢以待将来。

    “北洋水师乃是国之重器,一应所需应该是优先供应,难道江南厂、天津厂无法提供北洋水师需要的物资?”石云开想借着这个机会了解下清国的军工实力。

    “呵呵,如果能解决,愚兄何必舍近求远。”丁汝昌摇头苦笑,充满了往事不堪回首的落寞:“江南厂前年就能生产120毫米速射炮,福州船政局十年前就能生产铁甲舰,但怎奈管理混乱、弊端横生,自产的价格居然比购买的价格还要贵,以至于出现了‘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奇谈怪论。至于天津厂,不提也罢,他们生产的炮弹,合乎规格的不过是十之二三,哪怕是这十之二三,也仅仅是能打出去,至于打出去之后能不能爆,爆炸的威力有多大,只能听天由命。”

    清国的军工业技术水平还是不错的,可惜这种不错却因为人的因素沦为鸡肋,实在令人扼腕。

    “既如此,就请兄长在柳京住上两日,等小弟先询问下消息,过两日给兄长回话可好?”石云开没把话说满,留下一定余地。


    -->>(第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