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三十五章魏公贪权

说,四十万两银子不应该算个事,但现在是多事之秋,捉襟见肘,这就是雪中送炭解了他的燃眉之急了。

    “有什么仁慈不仁慈的,国家是朕的,朕总不能瞪着两根灯草丢了江山吧。大伴可要看好了朕的银子,不要让那些贪官污吏给朕漂没了。”朱由校本来想说这都是朕的血汗钱,一想也不合适,都是历代皇帝留的还屁血汗。

    “皇上放心,奴才这次把眼睛睁的大大的,以前的不敢说,这次的差事,任何人都不可能从这里边漂没一两银子的。”老魏这次的信心相当的足。

    “好,朕信任大伴。”

    “皇上,奴才有一事想请示一下。”

    “有什么事但说无妨。”

    “回皇上,现在王体乾被撤职发配了,司礼监掌印的职位就空了,还请皇上早日选出一个才是,而且这下边来的奏折已经堆积了许多,奴才也不敢私自批了,还请皇上指示。”这才是他来的关键,掌印太监没了,自己这个拿笔的可得注意了,万一触了龙鳞麻烦可就大了。

    “掌印的人选,朕再看看,至于奏折方面,这个还象以前一样,大伴本着公心处理就是,实在是拿不准的,再拿来给朕,你看看朕这一身的打扮,也没这个心思了。”对于朝政朱由校是真没有多少心思,搞什么都搞的不开心,他们的政绩和自己的看法完全是两回事,昨天还让董其昌顶了几句呢,文臣的眼里,只要没事就行了,什么gdp、生产力都是假的,稳稳的做官就行,见过谁去屯田、修水利?连这样的官都少的要命,你指望他们给你发展经济,提高科技水平解放生产力,这不扯吗?既然如此,自己要去管什么?在这个年代,不欺负老百姓的官就是好官。哪里象后世,大家都眼看着每年进帐多少,有没有财政赤字、失业率是多少等等真正利于国家发展的东西。既然如此何必花心思看呢?干脆还是让魏忠贤处理,自己抽查一下就是,至于上朝那也是没办法的事,否则的话大臣们又把自己当成万历皇帝了,虽然那样更趁了他们的心。

    魏忠贤可是自己最好的杀器了,他把东林党外的一些什么齐党楚党都收拢了过去,朝廷也是一种平衡。失去了他那大臣们就会更加的猖狂无忌的随意对自己指指点点,那自己就什么事也别想做了,自己一个人如何是他们这帮精英的对手?还是有老魏在的比较好一些,最起码别人攻击自己的时候,还有个反击不是?如果自己是个狠人,也就罢了,谁敢挡自己的路,抄家就是,这年头虽然没有巨额财产来历不明罪,但一抄出来大量的钱,就能让大臣黄土掉裤裆里,说也说不清了。但自己不是个狠人,自己也十分的清楚,所以老魏的重要xing和必要xing就确定无疑了。

    一上午除了看着大臣吵架也没什么真事,这时间浪费的真可惜。仔细回想一下,自己明年就挂了,而朱由检上去后一年时间著名的大明邮递员李自成就被迫辞职下海单干了。具体时间记不住了野猪皮也把中原当成了后花园来了五六次,最后大明体制内的一个总兵就把他们接来不走了。唉,时间紧任务重,哪里有时间和这些大臣们聊天打屁,还是赶紧把玻璃和弩箭造出来发展一下武备,再赚点钱是正经。

    “谢圣上信任,”老魏差点哭了,看来皇上没有动他的意思,否则看这架式一准把这个大权给夺了。

    “老魏啊,信任你是正常的,但不要以为朕信任你了,你就可以任意妄为,记住了,别再盲目杀人了,朕虽然不喜欢文官,但没有了他们,这个国家还是原来的国家吗?大明有大明的特色,无论是好还是坏,他们才是大明的特色,他们身上的酸腐的秀才味道是中国最正宗的文人味道,这点无论你承认不承认都是一个事实。要知道,因为历代的朝廷都是三百年一换,而每换一次都是血腥的,所以国家没有真正的千年世家传承,要有的话也只有孔家一家,但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