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33章矿权所有

乱的样子。

    “启奏皇上,臣认为此举大善,不为朝廷谋利,却想着拿朝廷当枪使,这本身就是拿朝廷当冤大头,刘府丞能够不畏强权,臣提请给予表彰。”

    “启奏皇上,臣以为朝廷现在的财政本就处于拆东墙补西墙,捉襟见肘的状态,在如此情形之下,某些人不仅不能为朝廷解忧,而且为一已之私擅自差遣朝廷官员、差役,这本是不妥,还请皇上下旨训斥。”

    成国公算是臭了,就这样被群臣数落个体无完肤,皇上当然也是就坡下马:“大伴,下旨剥夺成国公朱纯臣国公之爵位,降为候爵,其去霍家铁矿捣乱之人,罚在矿上劳作一年,以观后效。刘志选关键时刻能不畏强权,奖刘志选白银千两,沙发一套。巡天府巡抚刘诏办事无原则迁就非法者,为了某些人的权利,不惜损失朝廷利益,在大是大问题上不能好好把握,罚俸半年,以示警告,要知道爱卿当的是朝廷的官员,而拿的也是朝廷的俸禄,手中的权力也是朝廷给你的,如果这个立场不坚定,那爱卿的官也算是做到头了。”

    这一个旨意一下,捧了刘志选,削了朱纯臣的爵位,敲打了刘诏,虽然没有见血,但这个处罚已经把自己的意愿完全的显示出来了。

    由于大殿里没有其他当事人,而刘诏现在太跪在地上呢,雷霆雨露俱是君恩,抓紧时间接旨谢恩吧。这次本想着弹劾了刘志选既巴结了成国公,又处理了顶撞他的下司,虽然事前就有感此事不寻常,但没想到皇上的偏心眼竟然到了这个地步,好在只是打了一个耳光的罚俸半年而已,皇上要是真的把刚才欺君的事一块处理了,那不死也得脱层皮。

    “臣谢主隆恩,万岁万岁万万岁。”

    其他的大臣却各自寻思着此事的利弊,有的则在嘲笑刘诏的偷鸡不成舍把米,有的则兔死狐悲,手里的采矿得抓紧时间了。

    紧接着皇上宣布了徐光启任工部尚书、孙化元任三山总督的职务,虽然是要职,但却没有人能提出什么异议,因为徐光启无论是年龄、资格、才学、品xing都足以胜任这个职务,而且皇上已经独断专行了,反对也没什么用处。而对孙化元此人群臣们因为不熟悉,也不知道是何许人也。

    倒是殿上的辽东巡抚袁崇焕听了一惊,孙化元以前可是跟着他干了一段时间,没想到独得皇上的青睐,任职这个职务,要知道皇上可是刚刚提过,所有的矿山都要到三山总督那里去登记造册,可见对这个职务的重视。看来这位手下的圣眷也随着他师父的重用而被重视起来。可惜自己,唉,昨夜等了老师孙承宗很久都没等到,才无奈回府。今天还没来的及和老师请教呢,皇上怎么就不待见自己呢?按说自己可是有功于社稷的。

    “皇上,本月二十五日是否还开经筵?”张端图等大家平息了之后说。他可是记得皇上和他关于论语断句的问题。皇上乱点论语这件事现在满京城也传的沸沸扬扬,这件事带来的效应当然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影响。所以为了以正视听,这次经筵不同往日,意义重大。

    “那就开吧,正好把上次的话题也继续一下。”朱由校听弦音而知雅意,既然大臣们请战了,他没有不应战的道理,来个战知群儒的感觉也是不错的。

    听到皇上如此痛快的答应,而且挑衅似的把经筵内容定了下来,群臣中反应不一起来,他们当然知道上次的话题是什么,那是关于论语中,民可使知之,不可使由之,断句的问题,断法不一,解释也就不一样了,还有皇上以前说的,子不语,乱力怪神,等都是问题所在,这下可有的瞧了。

    接下来处理了几次朱由校一点兴趣都不感的杂事,就退朝了。下朝后回到乾清宫,第一件事就是吩咐魏忠贤:“大伴,去把米籽部落的事情落实一下;”

    “奴才尊旨。”

    “传旨天下所有驿站的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