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207章八大汉奸

不会太长,因为整个部族离归化城都不远。

    京师,皇宫,已经等了一天的朱由校已经等的不耐烦了,这时正巧宋应星派人来禀告,战车已经成功制出。请问皇上是否前去观瞻?

    那就去吧,反正该做的已经做了,只是等待消息而已。

    到了兵仗局战车已经在广场里停放着了,雨不大,但打在身上,仍然让已经酷热的天气变得凉爽起来。朱由校快步走了过去。

    在兵仗局王应科和宋应星的陪同解说下观看,这是一个四马的四轮马车,车宽四尺六、长八尺,高约五尺多,前后共两个部分,前部为车夫架车的部位,为了便于控马,座位离地面很高,几乎到了车厢的上部。为了保护车夫的安全,做了一个小铁屋,上面挂了一个山地弩,车夫的眼部高度则用钢网,以开扩视野,车夫虽然不是战斗人员,但却是整个战车的舵手,如果不保护好他,战车就变成了战堡了。

    四匹马的设计绳索也相当的到位,由于车夫的位置高一些,所以很容易通过绳索控制马匹。而车厢后面也有挂绳索的位置,通过介绍朱由校方知,草原上,骑兵有一人双马或者三马之说,为的就是求速度,这里也借鉴了一下,必要的时候,不仅可以轮换马匹,同时,也可以一车八马全部用上,这样机动xing,应该不输骑兵了。

    车轮、轴承都是全钢打造的,轴承的位置用了钢制弹簧,这是朱由校提出减震功能,让宋应星生搬硬套的给用上了。而且为了防止翻车,底盘也做了加固,重量不轻,轻易不会有翻车的危险。

    后部为车厢,进入车厢后,可以看到,面对着车厢,是围成一圈的座位,前后各两个,中间相靠着两边各四个座位。座位是朱由校专门安排的沙发软座,坐上去相当的舒服。而对着座位的则是一面神弩,悬挂在车厢之上,掀起神弩,弩的前部正好伸出射击口,透过‘瞄准镜’,正好能看到外面。而这个车厢板就成了大弩匣,板部的出弩口,也是装弩的位置,经介绍,这一面板能装弩六百支。

    因万向轮的作用,神弩的视角可以转动一百六十度左右的角度。下面是则是两个脚踏,一经上下踩踏,通过传动系统,作用在连接其上的钢丝上,可以轻松的给弩上弦。

    车厢的顶部,有着许多的凹槽,那是放竖盾和山地弩用的。据宋应星介绍,因为有许多时候,战兵们是需要下战车作战的,有时也并不适合用大型的神弩,那样山地弩的小巧,就能发挥作用了,所以有了这个设计。朱由校听了是大赞不已,直夸宋应星心思细腻。

    观后朱由校大感满意,只是对空间的利用提出了一些观点,如座位下边弄个跑道,可以让人可以调节座位离车厢的距离,以便舒服的射击;座位的底部可以做成箱子,以便放一些食品和饮水等东西;还有安全带也给配备上,特别是车夫那们,位置这么高,太危险了。

    接着又问宋应星巨弩战车研制的情况,宋应星的回答相当干脆,在这部车的基础上,撤掉车厢,基本上就可以了。不过一部战车只能放一部巨弩,而且上弦可以用马力或者人力绞动绞盘发射。

    其实朱由校对这个巨弩是相当的期待,千米的射距,再配合上瞄准镜,在这个时候绝对是逆天级别的存在。带上他,哪里还用顾及蒙古族的回回炮,朱由校专门的查了查,回回炮这种投石机的射程也就是四百米左右。如果遇着了巨弩,那只有一个死字。

    说了一大通,最后又问起战车在兵仗局的产量,当然先把流水线的事情给说了再问。王应科这个问题早就通过工匠们得知了,但哪里知道有流水线这样的事,只是老实的说了只要钢铁跟上,每天能造八辆。

    太慢了,这样的速度武装起八千净军来都得一百天才能造出这八百辆来。老办法,从单个的零件做起,然后组装。这样也有利于维修。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