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211章惊闻战警

做出了相关的应变措施,然归化城能如此快速的调集十马兵马,欲兵指大同,真乃始料难及,臣恐宣大的军队这次不一定能抵抗的住蒙古军,要做好最坏的打算,快速的增加援兵。”这样的消息虽然刚刚听到,但孙承宗也不奇怪,从早上听到边墙倒塌,他就想到了这种可能xing。但没想到蒙古的决心如此之大,竟然聚集了十万人。草原之上聚集兵军可是相当迅速的,他们都是平时为民,战时为兵的,而且每个人都是从马背上长大的,速度是汉人没法比的。现在只能是用最快的速度增援了。

    “嗯,孙老师这话朕也理解,所以已经让净军做好了出征的准备,把何爱卿也叫了来。”

    “皇上要派净军出征?”

    “是的,朕打算先派三千净军上去,然后等战车做好一部分,再行增派,只是这时间不等人,肯定是赶不到蒙古人前头抵达大同了。”

    “皇上,依路程、路况、天气、速度之比较,肯定会慢于归化方的,皇上,目前眼光须放长远一些,此非强求可以达到的。还要另做打算。”

    “那孙老师有何打算。”

    “如果三千净军现在在大同,管叫蒙古军难越雷池半步。”孙承宗说了句废话,看到朱由校不屑的样子接着说:“但现在很明显,依净军的机动xing,这是不可能的。所以必须有两手打算,一是在归化城方进入边墙之前,宣大军队挡住了蒙古族,那一切休提。二是净军赶到时,蒙古军已经破关而入。那就应该在关内选一地点,与之决战。”

    孙承宗此说也是无奈之举,现在边墙的优势还不知道被破坏成什么样子,真不敢把宝押在宣大军队的身上。才不得不点醒一下皇上,战争是有牺牲的。

    听了孙承宗的话,朱由校也陷入了沉思当中,破关而入,并不代表整个战争的失败,净军到了,自然会扭转乾坤,赶走蒙古人,但战场发生在关墙之内,损失最大的当然是大明一方,这点是不容置疑的。

    但现在的情况就是这个单必须由自己来买了,因为归化那边是自己首先断交的,发生了战争,官员、百姓理所当然的会把矛头指向自己。

    扔掉包袱,越想越乱的朱由校猛的摇了摇头,忽然想到了舍得这个词,是啊,有舍才有得,变被动为主动。趁着归化城大军出征在际,为什么不能给他的老窝来个狠的?当他们得知,净军已经出兵草原,剑指归化,并开始沿途诛杀各个部落,那时,朱由校才不信,蒙古族还能舍得在大明游山玩水呢。一旦他们回程,回去的路上有净军堵路,后方有增援的净军跟上,只要选择个合适的战场,把这十万人装进大口袋,整个吃掉,也并非不可能的。

    “孙老师,朕打算用空间换时间,把大同的军民全部迁走,到最近的阳高县、阳原县、怀仁县等,那里有县城的城墙在,可以阻蒙古人一时半会,只须保住xing命就可以了,东西都不需要带。扔给蒙古就是,朕先派三千净军现在就出发,能赶多快是多快吧,去征集京城里的千辆马车,以平时三倍的价钱补偿给他们。马,宫里倒是不缺。这样最多两日就能到达大同。如果大同的官兵能挡住,那就上去助一臂之力,若挡不住,那就只能,直接深入草原,趁着草原空虚直杀过去,来个围魏救赵了,朕就不信在归化兵力尽出之后,又有朕的净军沿途灭他几个部落,还有闲心呆在大明抢东西?”靠追,在没有战车的情况下,净军能把自己全部给追死,而归化城是无法移动的,再慢的速度也有靠近的一天。

    “空间换时间、围魏救赵?”朱由校说的太多了,一时之间,孙承宗还在慢慢的捉摸着,然后说:“皇上,三千净军孤军深入,无论是补给还援兵都不能及时,若有个闪失。”

    “孙老师过虑了,来看看这个地图,都标名了沿途的蒙古部落。以三千净军的能力,对付这些精锐尽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