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258章 辽东世族

关”箭楼为主体,辅以靖边楼、临闾楼、牧营楼、威远堂、瓮城等。

    东称“镇东门”,西称“迎恩门”,南称“望洋门”,北称“威远门”。袁可立从海上而来,当然的选择了南边的望洋门。此次得到了皇上秘旨,袁可立亦知此事无法善了了。虽然身在莱登重建水师,但京城中发生的事情,还是或多或少的知道的。皇上废除了辽饷,三个月内让所有从辽饷中贪污之人,把贪污款项吞出来。这明显是在和辽东体系公然叫板了。

    虽然朱由校对辽东将官们不是那么信任,但说实话那是穿越都的福利待遇,但什么是辽东望族,他也只是听了袁崇焕一句话而已。而袁可立作为大明朝的土著,对辽东这个情况可是知之甚详的。

    辽东世族的形成是基于一个前提,辽东一百八十八卫的设立,因为辽东地区,残元的势力不小,所以明初时,在这里设置了一百八十八个卫所。明朝在辽东的统治,不设州县,“但立卫,以兵戍之”结果是“非官而军,非军而官”。因此,辽东势族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即辽东势族大多是封建地主与封建军阀相结合。

    这里以有世代担任军事要职的世家大族影响最大。铁岭李氏就是辽东第一世族,因李成梁在万历年镇守辽东,其子侄也具都担任辽东要职,所以,环神京数千里,纵横盘踞,不可动摇,以至于“自抚镇道将及巡方御史,不出李氏门下亲厚,无不立被斥逐”。(最后成了汉八旗中显贵,如李思忠,就是汉军旗正黄旗的。虽然李家把自己的祖上说成了自己是朝鲜棒子,不能算汉奸,但这个汉旗又是怎么回事呢?让人费解。)

    当然还有辽阳韩氏、崔氏,义州马氏,前屯杨氏和宁远祖氏等,这些人都是军官系世族,特别是宁远祖氏,祖大寿等人对明朝辽东的军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另一种世族就是巨富了,自身虽未在军界中任职,但是却和封建政权相勾结,控制着本地的经济,影响着当地的政治。例如佟氏是辽东一个有名的世家大族,特别是佟养xing,为后金的粮钱后备等做出了杰出贡献。(人家是认祖归宗,成为了正经满人,所以也不是汉奸。但这一说法被仍在汉旗中,自相矛盾了。)辽东的势族还有辽阳的高氏、佟氏、石氏、祝氏、鲁氏,锦州的王氏,义州的李氏,前屯卫的毕氏和辽南的刘氏等。

    而这些世族,也是和明代其他世族一样,兼并土地,只不过这里的土地是国家下发给每个屯军的五十离屯田而已。

    而隐占军丁,官军家丁化,军丁占役这一点虽然是大明一特色,连皇上也都在占役,辽东的这些世族也是一样,只不过在一方面占役的同时,开始了家丁化了而已。

    基本上这也是使得辽东军事力量迅速的土崩瓦解的重要原因之一了,朝廷对其不信任也是由来久的,往辽东也是不断的掺沙子,又是监军、巡抚又是武将的,但效用如何,只有天知道了。相反在朝廷不信任的同时,后金建奴却对这些辽东世族拼了命的拉拢。

    而如今皇上此举已经有和和这些辽将彻底划清界限的意思了。所以基于皇上的潜台词,袁可立已经交待了三千锦衣卫,在防范建奴来犯之时一定要防着背后的敌人,除锦衣卫这三千自己人之外,对于其他人等一律的保持戒备。

    山海关里一众将领,以及太监监军刘应坤,均出来迎接了袁可立,为首的是副总兵祖大乐,带着一众山海关将领,虽然名义上是赵率教是山海关总兵,但底下最强势力,仍然是以祖家为首的辽东势力最强。

    大明在奴尔干都司统治了如此长的时间,所造就的辽东将领实在是太多了。这样人被满族的满化也是深了又深。多少人家和满族在不断的通婚,亲在加亲,如李成梁的家的李思君的妻子就是女真人。特别是当老奴酋以十三副盔甲起事之后,更是视满族为尊,以有满族亲属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