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825章三族会盟

设的密探,得知了消息,三个月后,三方将一起出兵大明!其中鞑靼二十余万兵士,准备兵发目前最弱的西北边墙,林丹再次汇集了四十万兵士,打算哪里跌倒再到哪里跌一次,仍然兵指河套,而黄台吉则集中所有兵力近四十万,其中包括老幼,出兵辽西草原,避开辽东边墙,出兵大明古北口。

    这个消息引起了孙承宗的极大震撼,辽东刚刚稳定下来,现在明皇亲征南洋,已经在海上,想找他商量的可能性是没有了。一下子面临百万大军三个月的时间就要全面在西北、北部、京城正北,发动战事,大明能够抵挡的住吗?

    辽东的兵肯定是要抽调走的,不管这个消息来源正确不正确,京城不能有失。也必须分出一部分兵力支援西北,那里的力量明显比较薄弱。

    河套地区的闫应元,以二万亲兵以及三万精忠队,能否挡住丹可汗的四十万大军呢?

    焦急当中,孙承宗招集了军事会议。

    “孙尚书,下官认为,对于此情报须分开看,百万之师听之甚大,然其中不实也着实之大。想建奴经辽东几败,逃去关外者一共几人?且分兵三处,纵使黄台吉与代善和兵一处,可战之人十万有余,何来四十万之巨?鞑靼一族举国不足二十万兵马,且年前新败,折损二万有余,即便是举国来侵,又何来二十万兵士?林丹四十万兵马被圣上杀的抱头鼠窜,只余不足十万而逃,短短时间,凭何生聚四十万控弦之士?如此谎报兵马,无非是与自身壮胆而已,不足为惧。”

    “然空穴来风未必无因。下官认为,东厂冒死得来的情报,其真实性不是问题,三家联盟以抗大明,此事想来不假。三个月时间,的确可以使三家有足够准备时间同时对大明发动冲击。如此大明几千里边墙则是处处锋火,亲军兵力较小,一旦被敌突破,则首尾难顾,的确不容等闲视之。”

    “故下官想与其坐等敌人三月后来攻。莫如现在即刻出关。清扫辽西,首斩建奴进攻之路。后携大胜之威,西进河套,以拒林丹。而以闫应元精忠队前往西北。以逸待劳。依边关以鞑靼。此局自解矣。”

    “现在吾皇虽然远征南洋。但净军并未带走,锦衣卫也只是带走陆战队与四千炮兵而已,亲军各部完整存在。再以九边边兵为辅,大胜可期矣。另外辽东边墙之内已经无敌可扫,尽为行政、经济之事,空余大军闲置而已。只须调蓟门总兵以充辽东,锦衣卫等诸亲军可立即出征,彻底将辽西收复!”

    卢象升此时虽然名义上是协助袁大总管,不过这个协助可比袁大总管的权力可以大多了,要知道辽东现在可是军管,卢象升在辽东战绩又岂是一个过期的袁崇焕可比。而且在管理经济方面,卢象升的能力更着实的体现出来。

    前来的进士们对于这个‘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的卢大人可是崇拜不已,虽然官职不高,但倍受皇上宠爱,圣眷正浓。拜到他门下的人可是相当之多。

    现在卢象升一听到建奴蒙古鞑靼欲反攻大明殊死一战的消息,立刻提出了看法。

    与会的高级将领一听纷纷称赞,且不说大家不信这百万数字,

    “建斗之言深得兵法之要旨,本官观建奴、蒙古、鞑靼先后被大明所败,心有不甘,然却因大明强势,不能一战,方才出此下策。荡平辽西已经势在必行,辽西一去,则建奴自安。林丹漠北以来,必先攻归化,有归化天仇军在,人数虽少,但与河套闫应元互为犄角守望,可以不惧。唯独西北之鞑靼虽有精忠队为守,本官亦不敢有判。建斗认为呢?”

    孙承宗对出兵辽西没有什么反对,因为一直就在准备辽西之事,现在的辽西仅仅是因为粮食问题,打的都快成一锅粥了。大明迟迟不去征伐,只不过是集中精力搞辽东大开发,坐山观虎斗而已。辽西在一盘散沙之下,根本无法达抵抗大明亲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