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93章 驿站惨案

罪羊。

    “本将修为高些声音大,李标长,你快去下令拦截。”

    李子辉打个激灵意识到犯了大错,一来事态紧急不能再拖延,二来主将有令不得不执行,心一狠跑去了弓兵队。

    “乱箭齐射,准备放!”

    一轮乱箭射过去,战团散了些仍未停歇,李子辉下令又来一轮,护卫们终于清醒过来,在卫城主将喝令声中纷纷扔掉兵器,抱着头跪在地上,偷眼往四周打量,等看到躺在血泊中的女人和孩子,谁还不知道死罪难逃了。

    “搭箭,胆敢反抗者,乱箭射杀!轻步兵,先去将女人和孩子救出来!”

    轻步兵一队队冲进去,或扶或背将女人和孩子从包围圈中救了出来,主将下令送去治疗,接着下令收缴兵器,等包围圈中只剩下手无寸铁的男人,他终于松了口气,骚乱平息了。

    “将军”侥幸未死的校尉,在亲卫搀扶下走过来,卫城主将脸色如冰话语比天气还冷:“本将令你带兵看守传送台,就是怕人多出差错,唉,事已至此你罪责难逃,来人,捆起来严加看管!”

    “将军,标下擅自下令放箭,难免有所误伤,请军法处置。”

    李子辉走近后跪下,将误伤的罪责全揽到身上,卫城主将过来扶起他,两人目光相对一时谁也没说话,还是李子辉先开了口:“标下是孤儿,还未成家了无牵挂,将军不必担忧。求您一件事,我死后,派人将骨灰送去草原学兵陵园。”

    “将李标长收监,不许带刑具,好吃好喝伺候。”

    传送台惨案传进京都,军部震动帝国震动,死伤七百余人,有十几家公侯家眷死在混战中,凶手根本无从追查,刑部和军令部只好先将尸首送回各府办丧事,接着抓紧审理以求尽快结案。

    传送台加强了守卫兵力,军部重申无资格者不得乘坐,在卫城等候的人群散了,各府留下的人冒着风雪赶路,谣言在帝国各城蔓延,贵族们眼睛盯向皇家,惨案如何善后成了局势的风向标。

    “陛下,执勤军官贪赃枉法激起民变,守台校尉得报仅领亲卫队前去弹压,更将事态扩大,收受贿赂他也有份,是惨案的罪魁祸首。李子辉下令放箭,误伤近百人,包括两家侯府家眷,处置不当应视同帮凶。卫城主将虽能及时率兵平乱,也应承担相应责任。”

    案情不复杂,真相很快查出来,刑部大臣当朝上奏。

    “按律如何处置?”

    “按律,死去军兵不予抚恤,残余队长、哨长皆斩,兵士终身充做苦役。守台校尉和李子辉斩立决,放箭军官斩监候,兵士不予追究。卫城主将降两级。”

    老国王不置可否,又问军令大臣:“按军法如何处置?”新任军令大臣到任没几天就遇上这等闹心事,自然要严惩以申军法,出班赞同刑部对军官所议处置,只提出军士不应问罪。

    “刑部和军令部所议有差异,军政部是何决定?”

    “陛下,军政部以为守台兵士执行军令,对错应由军官负责,也不应问罪,其他处置赞同军令部所议。”

    “诸臣可有异议?”

    独孤英出班上奏:“陛下,李子辉带兵平乱处置不当理应问罪,但他本意是制止混战,应与挑起事端有所区别,臣以为罪不当死。当时事态紧急,麾下军官奉令放箭有何过错,臣应为不当论罪。”

    “清辉郡主所言差矣。民者国之本,军人乱箭射伤近百人,虽有军令在先,但心中岂不知对错,与故意伤民无异。惨案传开万民惊恐,老臣以为所有放箭军人皆应严惩,如此方能平息贵族怒火和民众惊恐。”

    学部大臣出班反驳,独孤英厉声驳斥:“服从命令是军人本份,临阵对敌生死一线,如人人有权审视军令对错,何来令行禁止之说!”

    “郡主,临阵杀敌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