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百三十章:国本动摇

受的,乃是窗外的牡丹怒放和青草幽香。

    可是如今,窗外只剩下萧瑟秋风和一地的枯黄。

    那些三呼万岁之人,如今却变得老谋深算,从前那些恭维,如今却只有永恒的沉默。

    窗外景色依旧,诚如上一个秋日,萧瑟秋风今如是,却已是换了人间。

    她目光幽幽,抿了抿朱唇,最后她淡淡地笑了。

    武则天缓缓地道:“婉儿。”

    “臣在。”上官婉儿一如既往的拘谨。

    武则天慢悠悠地道:“武尚书所言之事可行吗?”

    上官婉儿道:“臣以为不可。”

    武则天道:“为何?”

    上官婉儿小心翼翼地看了武则天一眼,道:“大周的敌人不是一个杨绍福,也不是一个李冲。大周的敌人是在洛阳内部,李冲和杨绍福正因为看破了这一点,所以才兵行险招,他们的目的是要把大周的真正敌人引出来,等到那时,就是他们得逞之日。”

    她深吸一口气,继续道:“陛下的真正隐患在于人心,现在叛军即将进入关东,这世上还有谁更可靠?杨绍福的兵马不过区区万人,而城中的禁军则有三万,可是这三万人可靠吗?既然神都之内的禁军不可靠,那么即便调动北邙山的禁军,又可靠吗?陛下调动北邙山的军马前去讨伐关东的叛军,若是这些人从贼了呢?”

    一切的真相终于可以解释了。叛军不可怕,可怕的是周军内部的这些人,有几人可靠呢?

    他们出了城,或者从北邙山调拨过来,又有什么用?李家在他们眼里才是正统,只要有一人临阵倒戈,那么就会发生连锁的反应,最后摧枯拉朽,葬送掉武则天所有的一切。

    况且……当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只有天知道,在城中有多少人在蠢蠢欲动,男人总是不愿受制于女人,即便现在这个高高在上的女人比绝大多数人要强上许多。

    这才是问题的所在,才是动摇国本的关键。

    武则天淡淡一笑,不由回眸看了上官婉儿一眼,道:“大周的男人,有几人有婉儿的样儿呢?既然你认为武尚书所言之事不可行,那么不妨就来说说看眼下当如何?”

    “固守待变!”上官婉儿苦笑道:“只能固守,洛阳城内的一兵一卒都不能发出,以防生变。而北邙山以及虎牢诸军亦不可轻易调拨,越是调动,越是让人以为事态恶化,只会让人生出异心,陛下,此战不是刀兵之战,战的是心,谁更稳妥,谁的心更强,谁就是胜者。”

    “文武百官,乃至于禁军内部,绝大多数人,其实都在观望,陛下稳一分,越是不急不躁,他们对陛下就越是忠心耿耿,可是陛下越是惊慌失措,四处调拨大军驰援神都,那么无数的流言就会甚嚣尘上。”

    “你的意思是,朕就这样干等着?”

    “圣皇,右羽林军大将军李多祚掌握禁军多年,素来为军中之人钦服,他的儿子李承训已经成年,圣皇何不此时将太平公主下嫁李承训,如此,可保万无一失。”

    武则天颌首道:“这是个不错的方法。”

    李多祚此人,在军中的威望很高,立下过不少的功劳,最重要的是,他执掌禁军许多年,禁军各卫大多是是他的亲信。现在上官婉儿提出拉拢李多祚,确实是最好的办法。

    只是……

    武则天微微一笑道:“可是朕若是将太平下嫁他的儿子,未必就能得到他的忠心。”

    “圣人……”

    武则天踱了几步,慢悠悠地继续道:“朕可以下嫁公主,难得那李冲就不可以吗?这些年,有多少公主下嫁了,可是国难之时,靠得住的又有几人,你啊,虽是看清了一些东西,可是有些东西却依旧没有看清。你想要得到忠心,是不能靠这些来维系的。”

    “臣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