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百四十八章计议

晚间,回到竹林的赵石正打算去看看自己找回来的先生是不是给他些差事干干,考察一下其能力如何,董总管却是找上了门儿来,李玄瑾传唤,此时的赵石经过两日的思虑,也算想得明白了,朝廷中的纷争他懂得不多,以他现在的身份想那么长远也是无济于事,只有见步行步,等待时机了。

    跟着这位好些日子没见的董总管来到王府书房,里面已经等着了好几个人,除了雷打不动的齐子平,胡沉舟之外,还有就是陈老先生了,剩下的还有一个姓王的幕僚。

    “武举可能要。”待得众人坐定,香茶送上,闲杂人等退出去,了一句出来,看他仪态闲疏的样子,这个消息虽然让众人很是惊讶,但却并不紧张。

    在这个时候,在座的都是些沉得住气的,都知道李玄瑾还有话说的,也没有谁心急火燎的问出声来,都是将目光转到李玄瑾的身上,等他继续说下去。

    “你们一定奇怪,武举乃国朝论才大典,怎会有提前之说吧?昨日我进宫去见了父皇,建立武学之事已得父皇肯,就在明春试行,这样一来,明春的时候事情便有些繁冗,不好处置,反正此时刚到盛夏,秋天时父皇大寿,每次寿期也有演武一说,武举在那时举行也正和父皇的心意,还可以为明春武学建立造势,时间虽然紧了些,但却是难得的一件好事。

    不过话说回来,这些事情不能说办就办。也要跟朝臣商量之后才行的,不过我看此事多半是定下来了,这样一来……”

    说到这里李玄瑾顿了顿声音,眼睛已经瞅向了赵石,笑着道:“赵石,这两件事可都与你有关啊,今后这几个月你要多作准备,这次武举和往年大大不同。乃皇上亲自主考。国朝以来也没有几次地。机会难得,你要把握好了才是,至于其他的嘛,都统统放下,若你中了武状元,本王亲自给你庆功。”

    这个消息却是有些突然,不过于他自身没有多大的坏处。武举其实和文选差不太多,都是要出状元,探花,榜眼的,不过科举考试由于参加的都是些文人士子,礼部文员整日里琢磨的都是什么?所以这规矩定的也就严格异常,相对来说武举由兵部主持,都是些武人。就显得粗糙一些。不过和南方诸国重文轻武不同,大秦武举向来就是一场盛事,诸军边镇都有选送名额。民间各州府也有选勇武矫健者参会的惯例,历代皇帝也十分重视,州府团练,禁军,羽林,边镇,若是哪个连续几年成绩不好,皇帝还会时不时地下旨申斥,对武官考绩也是颇有影响,这样一来,这武举想不盛大也是不行地了。

    开始时尚是一年一次,后来参加者越来越多,比之科考地规模有过之而无及了,这规矩也就越定越详细,不过大多还是参照科举成例来的,在年头上也改成了两年一次,而且都选在战事不怎生的春季。

    在参选资格上也显得有些混乱,像平民百姓参加是可以的,像军中将校也能参与,有的将军寂寞难耐也可以下场比划,得身份尊贵者推荐之人也行,身份难免五花八门,不过过去这么多年,一些规矩也就约定俗成,一般情况下,官阶在六品以上的武官便不会轻易参加武举,得了武状元固然荣耀非常,对仕途也颇有帮助,不过话说回来,你一个军中将官,被个小兵挑翻下马,弄个灰头土脸的,岂不沦为他人笑柄?给兵部地那些大佬们看见,一个不好记住你的名字,嗯,这之后估计前程也是毁了不是?

    武举的一些规矩赵石现在还并不怎知道,但他也并不担心,自然会有人告诉他的,这时也只是点头躬身道了一句:“谢王爷。”罢了。

    “王爷,武举提前固然事出有因,但宣示诸军,各个州府……:虽说是明春建立,但这准备的事情可能也得从现在开始吧?事情如此繁冗沉重,是不是太心急了些?”

    李玄瑾看着说话的齐子平,摇头苦笑道:“这些事哪一件不是国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