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三百二十五章传旨

,唯他是问的,不过这其中还有另一层意思,他是个聪明人,自不会让潼关派兵护卫前行的,所以便也婉言谢绝了,那个留守将军最后也就给他们派了两个领路地。

    和十几个据说是武艺高强的羽林护卫都换上便服,之后便出了潼关。

    十几个人长途跋涉,身在敌境,虽说此时所过郡县皆已在秦军辖下,但多数还是有所处皆是寇仇的感觉,心惊胆战之下,所过之处皆不敢停留,几日之后便到了曲沃。

    一打听之下,大军已经分作三部,本来他是先要到魏王李玄道面前传旨的,但一听大军在前方就要决战,他这人虽是读书人,但可没有读书人常有地什么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身后名的迂腐气,听说前方凶险,立时便落了胆子。

    再说此次传旨的主角乃是那位鹰扬将军,听说对方过了汾水,两厢比较之下,还是觉得赵石这边安稳一些,于是一行人又渡过汾水,缀着京兆军的足迹赶了上来。

    说来也是好笑,李士芳自己虽然也是怕的厉害,生恐碰到金兵,但却怨这些护卫军兵不知情识趣,一个个儿整日板着一张脸,贼眉鼠眼的,让他连说个话的人都没有。

    等到一行人过了汾水,一直无事,他者心弦儿也算是松了一些下来,见到巍峨雄浑的吕梁山如驼龙伏地一般绵延到天际尽头,身旁汾水滔滔而去,这等景色在长安哪里见得到?这下文人性情却是占了上风。

    赶巧。这一晚宿营之地不远有一处寺庙,所处之地林木葱葱,幽静雅致。寺庙叫妙玄寺,寺中还有几个野僧,李士芳也没仔细琢磨着寺庙地名字分外诡异,一个寺庙却是取了道家地名字,便拽着一众人等改了宿处。

    寺中主持说不上什么博学善辩,年纪到是不小的样子,老眼昏花地,让满脑子都是途遇隐僧。辩经说法的李士芳有些失望,不过小寺庙里茶叶到是不错,几个僧人许是许久未见外人的缘故,很是热情的样子。

    惊喜还在后面,护卫们也是戒心不足,毫不知觉的吃过茶后就昏昏欲睡,这时才有两个警醒,莫不是进了贼窝了,但到了此时,大家都是筋骨松软。反抗不能的了,和尚们却露出了凶狠面目,拿出绳子将一行人等给绑了个结结实实。

    对李士芳还算优待上一些,只是帮助了胳膊,那些身材粗壮有力的护卫们都来了四马倒团蹄,绑的跟个粽子似地。

    不过贼和尚们也没高兴很久,等到满怀欣喜的打开众人的包裹,里面没有什么白货黄货,到是把圣旨给搜出来了,还好有个和尚粗通文字。一看之下,眼睛就再也挪不开了,上面大秦圣谕四个字好像能晃瞎人的眼睛。

    之前他们从李士芳等人口中听说过的,这一行人不过是行商。他们到也信以为真了,李士芳举手投足都带着贵气,,像极了一个多金的肥羊,身旁的护卫持刀挎剑的,和尚们也不以为意,要说商人从吕梁山脚下路过,没个八护卫随行。那简直就是寿星老儿上吊。嫌自己命长了的,这一下搜出圣旨。才知道实在是捅了天大的娄子。

    要说这里地金国境内,到也不惧大秦钦差,但如今情势不同,大秦兵出潼关,河东震动,几仗下来,打的金兵丢盔卸甲,河东丢了一半了都,若是大秦的钦差在这里出了岔子,那些凶恶的秦军一旦起疯来,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几个和尚在一起琢磨了半晌,要说他们这般和尚干的勾当可也不简单,这十里八乡的善男信女并不算少,到他们这里上香还愿的也多,他们的目标定在女人身上,若是看见哪家的姑娘媳妇长地标致,便联系山上盗匪,或在回家途中,或是直接上门儿,总要弄到手才行,然后再转运到别处贩卖,到不常对来往行商下手。

    这下到是弄了烫手山芋过来,商量了一晚上,为的一个算是下了狠心,总归不能让这些人回去招来军兵围剿,还不如下手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