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四百八十六章发作

茗,脸上虽然喝的通红,但心里却是清明无比,见两人三言两语之间,就将事情定了下来,再也按捺不住。插话道:“才一千兵?据老夫所知,蜀中方定,败兵流寇处处皆是,一千军卒能怎能护的周全?”

    陈祖脸色一僵,接着就恨不能一个窝心脚踢过去,这是成心怎的,你又不是不知如今金州的情形,还要如此说话,不说居心何在,你一个通判,又是作过兵部尚书的人。怎会不知调兵事宜又岂是你能插嘴的?若是事有不谐,拼着受些责问,就凭擅涉军务一条,老夫也要参你一本……

    不过种从端接下来的一句话就让他明白过来了,人家这不是跟他有何间隙,而是在为自家的事情忙活。

    只听种从端呵呵笑道:“犬子种燧大人方才见过的,他在禁军任职,对川中地势人情还算熟悉,麾下二百骁骑也堪驱使,不过就是年轻人……呵呵,缺些磨砺,若能跟随在大人身边,常听教诲,老朽也省去了一番心事,不知大人意下如何?”

    赵石愣了愣,下意识的看了一眼陈祖,就算他对官场再不熟悉,也知道以种从端的职位,这调兵之事是容不得他插嘴的。

    再有,种从端乃是废太子李玄持的娘舅,只这一条,还不是谁沾上边谁倒霉?不过转念一想,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种家在军中本就根深蒂固,和折家一样,没了折木清,还有旁人撑着,加上旁支党羽,想要将这样的庞然大物连根拔起,又不能使军心动荡,又谈何容易?日后又怎么会少了跟这些人接触的机会?

    这般想来,他心里不由一笑,太过杯弓蛇影,看来也是官场大忌了,如今虽说旁人都说他是皇帝宠臣,当朝新贵,但实际上算下来。他不过是个领兵将军罢了,打仗还算拿手,政事上却从未参与过的,像他这样一个身份,管那许多作甚?只要做好份内之事,按部就班,将来还怕少了自己的一份功劳?

    再说了,调兵的是陈祖,关他什么事情,那个种燧看上去不错,领一营兵应不是问题,如此而已……

    谢绝陈祖让他住在安抚使府中的挽留,趁着月色,赵石带着几个亲兵,将跟他来赴宴的一行人送到驿馆,这才回转军营。

    头一次和地方上的官吏打交道,给他的感慨也是颇多,就拿陈祖和种从端来说吧,在他看来,都是一等一厉害深沉的人物,不过这还在其次,给他最大感触的,则是……用一句老话来说吧,就是落魄的凤凰不如鸡。

    其实两个人都身居要职,用后世的官职来比喻,一个是省委书记,甚至还兼着军区司令的职能,另一个则是政法委书记,甚至还能干涉点军务,但就这样两个人,却对他摆出一副逢迎唯恐不周的样子,就算他再不通细故,也知此二人都怀着很大的心事,心思完全不在川中之战上面,用落魄两个字来形容这两个人再是合适不过了。

    到了营门不远处,已是月上中天,夜色正浓之时,一轮残月挂在天边,仿佛千年不曾变过,赵石却是突然停马驻步,周围的亲兵还有身旁的南十八不明所以,也都跟着停了下来。

    不远处就是军营所在,此时隐约有灯火及人声传来,营门处也是人影绰绰,一行人默默停在那里,赵石不开口说话,旁边的人也不知自家将军想干什么,是想在暗处看看军兵是否守纪还是怎的,所以都屏住了呼吸,往营门处张望,如此一来,到是显得此处格外的静谧。

    但他们哪里知道,这位在他们眼中铁面无私,勇冠三军的将军大人现在是满脑子的胡思乱想,却也和当前军务一点边也不沾的。

    在阴凉的夜风之中默立良久,直到赵石胯下的战马不安的低声嘶鸣,赵石这才缓过神来,轻轻拍了拍坐骑的脖子,那匹得之于吕梁山中的西北良驹却是留在了京师的庄子上,多少让他心中有些遗憾,不过川中道路险峻峭拔,没有它施展的余地,到是看上去

    -->>(第2/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