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七卷千里江山入战图第五百八十九章大将

幻,再从风沙漫天,寒风肆虐的庆阳府到这四季如春,青山绿水的蜀,从一个待罪之人,到威震东川的临江伯,此的艰辛和酸涩又岂是旁人可以领会的?

    所以他才会不顾军令,悍然率兵翻越巴山,拼死一搏,终是得立大功,得了临江伯的爵位,凭的便是胸口一口郁气,而有了这个爵位,便能荫及子孙,也能摆脱六年前那场兵变带来的阴影了。

    但他并不满足,顿兵东川,哪里比得上平定蜀的大功劳?可惜的是,蜀君臣太过懦弱,竟是降了,百年基业,毁于一旦,却也让他回兵西来,再立殊功的心思落了空,而后周兵马逆流而来,也逼得他不能动弹,索性又从吴大将军那里要来两万人马,沿江布防,如此,兵力雄厚,有仗可打,到也不无好处。

    不过蜀变乱再起,风波动荡,又让他看到了立功的希望,封侯但在马上取,如此风起云舒之际,也正是英雄用命之时。

    有了这样的心思,乱事骤起之时,他顿兵东川,一来是后周水军精锐,让人防不胜防,让他不能擅动,二来嘛……那些隐秘的心思,也就不能为外人道了,而剑门失守,成都被围,消息断绝,也确实给了他这样的机会。

    如此半年有余,正当他觉得火候差不多了,于是yin*后周水军冒然入蜀,一战小胜,让后周水军惊惧而退,然后正待整兵西来,欲解成都之围的时候,却是接到了剑门那边来的急报。

    明威将军,得胜伯赵石率领援军破剑门天险,召他率兵顺江而上,共解成都之围。

    羽林卫都指挥使赵石,这个名字他并不陌生,也算是当年庆阳府故人了,当初,这位皇帝宠臣,朝新贵还只是个毛都没长全的孩子,和李家丫头共谋,悍然斩杀庆阳大将李继祖,将他和张德让三人软禁在了军,一句平定庆阳兵乱。

    再到后来,事情就有些可笑了,这赵石立下大功,记得当初自己对这少年还颇为赏识,但到太子李玄持到了庆阳府,将功劳给了李家的那个败家子,那赵石本就只是个小小的队正,和李家丫头虽然眉来眼去的,但终究不过是个籍籍无名的寒家子罢了,又怎斗得过当朝太子?

    果然,一夜之间,那个行事特异,才干非凡的小子就在庆阳府没了踪影,当时他李任权也是焦头烂额,哪里顾得上这么个小人物,是死是活自然是事不关己,根本未曾过问的。

    不想,再得此人消息之时已是数年之后,魏王李玄道欲率兵出潼关,以报金人伐秦之仇的时候,而从东征归来的显锋军口,这才晓得,当年那个落魄离开庆阳府的小孩子,赫然已成了军大将,掌管的更是皇家亲军,在东征时大放异彩,锋芒毕露,真真是让人目瞪口呆之余,更觉着这事怎么都像是说书先生嘴里的故事一般。

    而相比起他自己的落拓,怎么都觉着世事无常,莫过于此,之后什么营养将军和李家结亲,要娶李家丫头等等的消息也零碎听到一些,却再无之前那般有震惊和不可思议的感觉了。

    不想,再次听到那赵石的消息,竟然是在此时,而且人家摇身一变,已经是得胜伯了,再非什么巩义县子,他这心里之纠结也就可想而知了,深思了数日,最终却是下了个让他后悔到现在的决断,按兵不动,冷眼旁观。

    他问过传信之人,赵石麾下有羽林军,雄武军,还有镇军禁军,羽林军和雄武军就不说了,他多年未曾进京,但京师的老爷兵想来也精锐不到哪里去,其最多的是禁军,殿前司禁军的战力和镇军比起来,那就是个笑话,而围困成都的乱兵足足有数十万之多,他既想不通,朝廷大将多的是,怎么就派了个赵石前来,又想不通以数万这样的兵马,那赵石怎么就敢去成都?

    这般思量下来,心冷笑之余,也便打定主意,等那赵石在成都撞个头破血流,再去收拾残局,按兵不动的由子都想好了,老办法,后周兵

    -->>(第2/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