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九卷旌旗漫卷不须夸第七百三十三章决断(四)

分霸气,到正合其平日为人。

    不过赵石到是料的一点也不差,张大将军这里确实无关紧要,只朝廷的意思才要紧的多,其实算起来,这次出征,他还算幸运,王佩,折汇皆与他不合,段德更是李承乾亲信之人,张培贤也与他没有半点的交情,可以说,军中几个重将都和他疏远的厉害,若非开始时便引军到河中,还留在大军主力这边的话,别说张培贤这里忌惮之下,会觉着如蝮在喉,便是他自己,麻烦也不会少了,所以说啊,这世间之事,还真的难说的很呢。

    所以,东出大军在几位主将的勾心斗角之间,也就成了另一番局面,张培贤率大军主力围洛阳,于后周各路兵马廖战纠缠,折汇欲建功阵前,但却不得不稳守潼关,眼瞅着前面厮杀的热火朝天,在朝廷旨意未改之前,他却动也不能动上一下。

    而赵石率兵北进河中,却好似脱缰之野马一般,再也不受大军钳制,俗话说的好,力聚则强,力分则弱,但那只是一般来说,实际上却并非如此,遍数当世,大秦兵家实已甲于天下,精兵强将,头一次分兵四出,竟是压的两个对峙百年的强邻喘不过气来,而这一次,大秦才算真正的向世人展示了自已雄霸天下的姿态。

    回到河中,赵石率兵北进,军情如火,大军一旦开拔,滚滚向前,便也再没有退后的道理,四万余几乎武装到牙齿的秦人大军,丹张嗣忠,木华黎,王胜保等前驱,杜山虎,张锋聚为左右,赵石自领中军,如同滚滚洪流般,漫过山野草泽,铺天盖地的向着临汾方向而来。

    不提留守的南十八,孙文通等如何动作,只说北进大军,不数日间,便已到了曲沃,于曲沃扎营,修整一天,大军营帐连绵,几乎将曲沃县城围的水泄不通。

    当晚,中军大帐。

    “报,木将军已率兵到临汾城下,截获金人求援信使四人,木将军说,金人守将已经吓破了胆,大军定可一战而破……

    依大帅军令,木将军将截断临汾,汾州联系,木将军让麾下代为进言,若汾州金兵出城援临汾,可否率兵一战,当能于半途破之。”“好,让化会合张嗣忠,王胜保部,见机行事,不过要记住,若不能胜,必损我兵威士气,所以用兵务要小心谨慎。”

    “是。”“报,我部扎营已定,除一伍兵卒引火不当,烧了帐幕外,其余无事。”“报,辎重营扎营已定,杜将军让小人禀报大帅,昨日小雨,粮草无事,只弓弩有些受潮,杜将军正带人查实,应无大碍,还有,天气渐凉,冬衣棉甲还缺一千八百余套,后方托词运送不便,迟迟不来,可否就地征用,还请大帅定夺。”

    “报,我部扎营已定,却有一校尉聚众饮酒,杜将军请令斩之,以正军规,还请大帅示下。”

    “报,我部扎营已定,只巡营之时,有曲沃士绅带人来劳军,其中数人,神情鬼祟,时有窥探,为我所拒之时,又言辞闪烁,欲贿我兵卒,已为我拿下拷问。”

    “报,斥候营扎营已定,已命人哨探大军鼻侧,俘六人,杀十四人,已查实,皆乃金人碟探。”

    一桩桩一件件,大军在外,事务之繁杂,远非常人能够想象。

    好在这些事在下面已经算是过了一层,报到赵石这里的,只需给个决断便成,之后自有人办的妥妥当当,而赵石从十一岁从军,到现在已经有十多个年头了,从庆阳府,到长安,再到东征,之后南下蜀中,虽非一步步从下面爬上来的,却也相差不多,加之南征蜀中时,掌控大军,所以说,这率兵的经验也不会缺了,一条条布置下去,略无犹豫,也没半点手忙脚乱之意,放权与掌控之间的分寸拿捏的也算恰到好处,自己到没觉得什么,但瞧在旁人眼中,就是大帅精力旺盛,一派大将风范,而沉稳厚重之处,却是更胜当年了。

    之后又有曲沃县令来拜,份属降臣,又亲眼见了

    -->>(第2/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