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十二卷千秋功业需百战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争辩

道这算是个人情了,四品大员,这位李相大人到是好气魄,不过即便他不开口,难道这兵部右侍郎的位子还能落在旁处?

    随即,赵石便笑了笑,拱手为礼道:“李相说笑了,选贤任能之事,赵石怎么好插手?李相留步,夜深露重,赵石这就去了,改日在府中设宴,再与李相畅饮相谈。”

    李圃神色不变,笑着拱手,“将军慢走,老夫这里就不远送了。”

    好像方才的话根本就不是他说的一般。

    出府的一路上,相送的李吉颇有些心不在焉,赵石心里暗自冷笑,这些世家之人,多数与那些草原权贵其实并无多大分别,得陇望蜀,贪婪之处,如出一辙,只是草原上的那些权贵们表现的更加**一些罢了。

    不一时,来到李府府门之外,赵石的护卫们早已等候在那里,大脑袋李浑也陪在旁边,赵石向李吉一拱手,“多谢相送。”

    李吉回礼,“将军不必客气。”

    赵石点了点头,回身从侍卫手中接过马缰绳,翻身上马,带着护卫,呼啸而去,连头也没回一下。

    李浑小心翼翼的凑到若有所思的李吉身边,嘀咕了一句,“好大的威风。。。。。。”

    李吉回头便瞪了他一眼,现在他看谁可都有些不顺眼,口中立马斥责道:“瞅瞅你,衣衫不整的,成什么样子,有工夫说那些酸话,不如好好想想为官牧民之道,回去抄两遍论语,之后拿来给我过目。”

    说罢便是拂袖而去,留下李浑眨巴着眼睛,眼珠转悠着,心想,难道四伯父也吃亏了,不然怎么会这么大的火气?

    还抄论语,当我是族学里的小崽子吗?

    李吉此时急急直奔正厅而来,到了那里一问,又寻去了书房。

    书房之中,李圃官服已经换下,饮着香茗,显得分外惬意。

    见李吉从外间进来,李圃也并不意外,摆了摆手,“坐,来人,给四老爷上茶。”

    李吉坐下,饮了几口茶,压了压心里的焦躁,他这个时候,酒早就已经醒了,只剩下了满腹的心事。

    书房中的书童,仆人都悄悄退了下去,很快这里便安静了下来。

    李吉已经有些忍不住,在心里琢磨了一下措辞,这才缓缓开声道:“大哥,赵柱国刚刚回京,虽然陛下。。。。。。。。。但朝堂重臣任免之上,还是要多听听其他人的意思吧?”

    李圃在心里叹息了一声,见事不明至此,将来能在户部尚书这个位子上终老,已是难得,若再想进上一步,艰难自不必提,若是成了,也就变为取祸之道了。

    “你还是太心急了。。。。。。”

    只说了这一句,见李吉望过来的目光中藏着的都是不满,也就不再多说,而是就事论事道:“就算我不提,难道李家的人,还能出个兵部侍郎不成?”

    李吉暗自摇头,心想,大哥见事不明,那人本就权势愈彰,再要让其插手朝中人事任免,长久下来,还有谁能制之?

    “但也可寻一二门下。。。。。。。潼关转运使。。。。。。。”

    李圃蹙了蹙眉头,根本没容他说完,“朝廷正值用人之际,调大军转运使回京,任兵部侍郎,舍本逐末,于国无有益处。”

    李吉的目光微微瑟缩了一下,对这位大哥,他的敬畏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

    不过他心中实在不甘,一个兵部右侍郎的位子,对李家来说,也不算小事了,而且,这不但涉及到限制大将权势的问题,除此之外,在他看来,李家若想成就一番功业,老是这么不温不火可不成。

    就算不能争到这个位子,也要推举亲近的人上去,李家子弟之后的选择也能多上一些,尤其是军功,李家现在少的也正是这个。

    若是能插手进兵部,一切都将迎刃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