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十二卷千秋功业需百战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韦州(三)

的清楚。。。。。。。。。

    只是稍微有些疑惑,随后便被他抛之于脑后,之后想的便是明日攻城,该怎样分出人手,让大军努力向前了。。。。。。。。。。。

    。。。。。。。。。。。。。。。。。。。。。。。。。。。。。。。。。。。

    杜橓卿平复了下心情,整了整衣袍,向程书奇点头示意,掀开帐帘,迈步而入。

    帐内点着火盆,但还是有些阴冷,到了这个时节,西北的天气之恶劣已经显现无疑,白天依旧闷热,恼人的风沙好像从不曾停止过,一天下来,浑身汗湿之外,还一身的尘土,几日下来,人人身上的军服就都变了颜色。

    而更为让人不适的则是到了晚间,几乎堪比秦川初冬一样的气温,才真正让人难熬,早穿皮袄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这样的形容真的再是贴切不过,而且,在这个时代,昼夜温差也更加的明显。

    好在,为大军早早准备了冬衣,不然的话。。。。。。

    这样的念头一掠而过,不过在那魁梧如山峦般的身影映入眼帘之后,什么样的念头都没了。

    紧走两步,杜橓卿跪倒行礼,“末将押运粮草辎重前来,特来向大帅禀报。”

    “起来吧,坐下说话。”

    赵石抬头看了他一眼,随意摆手道。

    因在军前,赵石向来不会随意,所以,即便这点寒冷对他来说根本不算什么,但身上犹自披着软甲。

    配着他那强壮的身形,即使是坐在那里,看上去巍巍然也如神话中走出来的战神一般。。。。。。。。

    “你稍等片刻。”

    赵石重又将目光回到了桌案之上,三路大军,万般重任,都挑在他肩头之上,再也难以像当年般,肆意带兵冲杀了。

    探子们探听来的消息,左右两路大军的战报,以及后方事宜,都会流水般送到这里,这还只是参军们挑出来给他看的,不然的话,也不用提什么领兵征战了,只看这些东西,就能让他看个几天几夜。

    半晌,赵石这才抬起头,往杜橓卿这边望过来,上下打量了一下,才笑道:“辛苦你了。。。。。。”

    一身的疲惫便好像在这几个字间烟消云散一般,杜橓卿眼眶微红,却一下挺直了胸膛,“学生不辛苦,大帅才要多多保重身体为好。”

    这句辛苦不是瞎说的客套话,此时杜橓卿的形容也确实只能用狼狈来形容,满脸的灰尘,衣袍也早已看不个颜色,眼中更是密布着血丝,显然已经好长时间没有休息好了。

    赵石点了点头,也没再多说什么,各人的心思以及他们的辛劳,现在都在他心里装着,对着这样一个心腹之人,不需说太多的废话。

    “东西都运过来了?”

    杜橓卿正了正神色,将方才那一瞬间的激动压了压,才肯定的点了点头,“学生幸不辱命。。。。。。不过还赖大帅英明,大军所过之处,没留下多少隐患,所以一路上尙算平安,因。。。。。。行的慢,现在才到,幸好没误了大事。。。。。。。。”

    “沿途损耗也不多,只不到一成,学生还来了两千工匠,其中多数皆出自国武监匠作科,还有着是匠作监出来的,因为朝廷文书往来,这些人又多数不会骑马,所以便随着一起来了,算是延误了一些时候。”

    “学生还擅自做主,带来了四千青壮,多少都有着木工手艺在身,一路上交给那些工匠教导,到时可能会派上些用场。。。。。。。”

    说到这里,杜橓卿露出些苦笑,“这些青壮是学生擅自做主搜罗来的,许会误一些地方春耕,很是引起了些怨言,本来,学生手中有大帅军令,说什么做什么旁人也不敢不听,所以些许责难,学生一身担之也就罢了,不会在大帅面前多说什么,但。。。。。。也许会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