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十三卷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求恳

不答,于是将科场案从头到尾细述了一遍,旁边的张世杰还要时不时的查缺补漏,这个活计顿时让两个人口干舌燥了起来。。。。。。。。。。

    听他们说完,赵石才点着头道:“这周清确实该死。”

    方谦当即一笑,轻轻拍掌道:“将军果然与老夫不谋而合。”

    张世杰还待开口辩驳,赵石已经瞪了他一眼道:“周清审也审了,如今也已掉了脑袋,难道朝廷还错怪了他不成?”

    张世杰顿时沉默了下来,为周清惋惜者众,公开鸣冤的却没有一个,他虽然有些执拗,但当年落魄长安,经历了许多风雨,这些年为官,宦海沉浮,见识也增长不少,比起周清的不识时务来,他要圆转的多。

    他和这个表弟其实交情并不算多深厚,但。。。。。。前几年的长安之变,实在把他吓的不轻,他知道这个表弟勇冠三军不说,胆子也从来不小,但他做梦也没想到,赵石胆子会大成这样。

    悍然挥兵入京,闹了个天翻地覆,连一国之君,在那一晚都没了性命。

    再想想,自己听闻那许多密事时的惊慌失措,张世杰羞惭之余,对这位表弟实实在在的多出了几分敬畏来。

    微一沉吟,张世杰已经笑着向方谦拱手道:“世杰言语不当,多有得罪,老大人勿怪。”

    方谦马上接过这个台阶,笑道:“唉,什么怪不怪的,老夫素知张大人公允之名,其实啊,不说张大人你,就说礼部这里,惋惜周清之才学者,也不是一个两个,但。。。。。周清给我礼部添了大麻烦。。。。。。”

    说到这里,方谦主动给两人填满酒杯,邀引了一杯,才苦笑道:“不说科场案,就说选出来的这十几个头甲二甲士子,往哪里安置?”

    张世杰道:“这是吏部的事情吧?”

    方谦微微摇头,“吏部郑大人精明过人。。。。。。。。怎么会放过我礼部?这十几位士子,朝堂上下所瞩目,安置的好了,不成,安置的差了,也不成,吏部借故拖了许多时日,郑大人早便寻了老夫说话,若老夫不给他出出主意,便全安插在我礼部,反正这些士子才学都是好的。”

    赵石听着心里就乐了,礼部势弱,事情闹成到如此地步,不欺负你礼部还欺负谁?

    张世杰厚道,算了算,一甲三人,状元榜眼不用说,都要进翰林院,探花郎嘛,可以进翰林院,不过多数会外放地方,这是多年以来形成的规矩,也就是说,这三人其实不用操心。。。。。

    实际上,只是二甲的十几个人难以安置而已,二甲进士,一般来说,比一甲差上一些,但升迁之路,却从来比一甲三个人要好上一些。

    因为他们大多会外放为地方佐官,不要小看他们,这个位置会给他们带来很多实际上的为官经验和实务上的历练,别说状元和榜眼的翰林院学不到,便是探花郎,乍出京师,便为一县之主官,难免手忙脚乱,往往会被地头蛇般的地方官吏趁机架空。

    而二甲的进士们,不用担心这个问题,佐官正是不大不小,很合适一步踏入官场的年轻士子来作为起点。

    搁在二十年前,大秦开科取士,二甲多数在五名到十名之间,视官缺而定名额,而今二甲进士要取十几名,是大秦各处缺员太多所致,对于士子们,实实在在是好机会。

    琢磨了一下,张世杰不由笑道:“郑大人怕是在说笑,怎么会让十余名进士皆入礼部,成何体统?”

    方谦摇头,“献俘之后,必有祭天大典,礼部人手不足,若吏部借此时机,让进士们来帮忙,老夫也不好拒之,这么一来,帮着帮着也许就成我礼部的人了。”

    张世杰咧了咧嘴,想笑,却又忍住,心里也在想,瞧瞧,这都是学问,说到这个地步,他也不能乱出主意了。。。。。。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