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十三卷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见欢

    但就算如此,年节将近的时候,送礼上门者,也不在少数。

    即便是腊月二十九,公主府侧门之外,也停着些马车,稍稍一看就知道,那是上门拜访的宾客。

    赵石微微蹙眉,显然有些厌烦,上一次靖佳公主入宫为读书人求情,赵石也问了,是户部尚书李吉长子过来请动的公主殿下。

    里面有没有同门下平章事李圃的意思,谁也不清楚,其实也不重要,李圃为相已经多年,门生故吏遍布朝野,长安李氏门阀,越加繁盛。

    李氏求上门来,为的又是国事,公主殿下不好推脱,于是便入宫了一次。

    但朝堂上的大人们怎么会求到公主门下,赵石和靖佳公主猜了猜,也只能是认为,为息皇帝陛下震怒,甚或是朝堂大人们也不好张嘴就科举案说话的缘故。

    至于有没有其他深意,一时半会儿还瞧不出来。

    在朝堂上,大将军赵石和李氏一直井水不犯河水,相互之间还能有商有量的做些政治交易,赵石对李氏也没什么恶感和间隙,但也绝对谈不上有何好感。

    估计李氏对大将军赵石也是如此,所以两边都尽量疏远,却又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朝臣相处,大多如此,并不算奇怪。

    不过如果李氏过界,赵石也不啻于给李氏一棒子,让其清醒清醒,尤其是户部尚书李吉,乱伸爪子的毛病一直就有,如果不是同门下平章事李圃还在,不定已经得罪了多少人呢。。。。。。。

    而在赵石看来,长安李氏,已经有了盛极而衰的征兆,因为同门下平章事李圃老了,过不了几年,那个位子也该换人来做。

    李圃一旦去位,李氏大阀的声势也就去了一半儿,户部尚书李吉?接不下那个位子,就算有那样的才干,无论皇帝陛下还是朝臣,都不会允许一家连续出现两位宰辅,何况李吉没有那个份量。

    没有了李圃坐镇朝中的长安大阀李氏,也将迎来他的低潮,会不会就此倒下,不好说,毕竟是百年大阀,在朝中根深蒂固,只要不像长安王氏一样,深深的参与进皇位之争去,可以说,十数年间,谁也撼动不了李氏大阀在长安的地位。

    几次回京,赵石都能清晰的感受到长安李氏的影响力。

    就像李吉只是派了长子过来,便能请动靖佳大长公主入宫,就像上次李圃只是送来请柬,他便要上门造访,那还是在长安之变后,他声威最为隆重的时候发生的事情。

    由此,长安李氏之威风,便已经能得到最直接的体现了。

    不过靖佳公主入宫之事,也没什么好计较的,大长公主府清净不假,但绝对不是离群索居,不问世事,只是那会儿靖佳公主正“病着”,让赵石听了此事后,很是有些恼火于李氏的强人所难罢了。

    来到大长公主府门前,早有人等在那里,正是大长公主殿下贴身女官芍药,出来的有些匆忙,气喘吁吁,薄汗微出的样子。

    给赵石见礼,赵石随口就问了一句,“都这般时节了,怎么还有人上门?”

    芍药裹了裹身上的披风,一副冬天里的鹌鹑模样,随即眼珠儿转了转,哆嗦着嗓音解释道:“嗯,几个读书人,考了进士,听闻朝廷要派了他们去西北,托人求到了门上,这些读书人啊。。。。。。。。。”

    芍药摇了摇头,做感慨状,显然颇为鄙夷。

    这又是赵石自己的首尾了,不过听了芍药的话,赵石也只是微微笑了一下,便行若无事的进了公主府的门儿。

    芍药是谁,大长公主殿下的贴身女官,还能不知道今科进士之所以前去西北的前前后后?这么说话,定是烦了这些人,想鼓捣大将军上去教训一下这些家伙而已。

    赵石早已今非昔比,哪里会被个丫头当了刀去使,只是这丫头是靖佳公主的贴身女官,忠心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