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十三卷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恼怒(圣诞加更)

恩湖畔的公主府。

    那意思很明白,这些年你将公主府维护的不错,老子就看上了这一点,才叫你过来的。。。。。。

    赵石最终想了想,也不算什么大事,其实从魏王这一代,在皇位之争中落败,魏王这一支子孙,也就不用太过指望什么了。

    景兴皇帝末年,对魏王的任用,其实也证明了这一点,魏王在京多年,旧部四散,早已没了当初的威胁。

    到了魏王世子这里,成了郡王,就更没什么了。

    于是,赵石也含糊的给了个承诺,只要魏王这一支,没有参与皇位之争,那么,他赵石可以保证他们的平安。

    魏王殿下显然很满意,开始胡乱就京中的事情唠叨了起来,赵石这时便有些感慨,还记得当年初到潼关,见到这位皇室中的大将军,威风凛凛,威严迫人的样子。

    东征一战,破金国数十万大军于汾水之畔,声威赫赫,差点便能顺势领兵回京,登上皇位的一个人。

    但如今再瞧,为了儿子,竟然还要求他一个交情不是很深的旧部,显然,这位王爷在朝野内外的影响力,已然消失殆尽了。

    半生戎马,老来却是这么一副凄凉景象,由人及己,赵石不由暗自警醒,自己的儿孙,定要让他们自食其力,到了老了,他可不愿英雄了一辈子,为了儿孙,却去低头求人。

    好死不死,魏王殿下却是说到了科举案,寥寥几句,对文人们闹出的事情看上去很是厌恶,然后就说到了榜眼卢近贤。

    卢近贤其人其事在京中其实已然传开,但却没什么人在赵石面前提起。

    从魏王嘴里说出来,赵石听着听着就觉出味道不对来了,常去公主府献诗词?又在彩玉坊那样的地方被人捉了奸?

    赵石心下不由大怒,耐着性子听魏王说完,又跟魏王多喝了几杯,直到魏王不胜酒量,随即告辞出了魏王府。。。。。。。。。

    出来被寒风一吹,心里的火气却越发的旺盛了几分,这样的事情,京师已然传的纷纷扬扬,他竟然一点不知。

    回到晋国公府,他的火气很大,但还是压住没有发作出来,因为想了一路,已经想的差不多了。

    这事之所以自己一点也不知晓,怕是里里外外都在瞒着自己,府里面有自己的妻妾,幕僚,外间有皇帝陛下,公主府那边怕是靖佳公主也不欲自己知晓此事。

    而张世杰等人,跟自己也说不上此事。。。。。。。。。

    如此一来,他身边是真正的围的密不透风。

    虽然怒意依旧,但冷静下来一想,若是此事发生的时候,自己知道了,定然要插上一手,让那个见鬼的榜眼去见阎王,再寻出背后之人,让他们一个个都晓得厉害才成。

    但现在时过境迁,首尾都已经收拾好了,他这里也就不好大张旗鼓的出手了。

    回到府中,径自去了书房,想了半天,这才吩咐人道:“去,把李博文给我叫过来。”

    话说的十分不客气,显然怒意未减,只是不想再弄出太大的动静了。

    很快,李博文便来到书房所在,还拉来了两个府中的账房,显然,他还以为赵石想要问他府中度支之事,就算不问,他也想说说的,这本就是他最喜欢干的事情。

    进了书房,赵石铺开纸张正在练字,他可不知道,赵石是取练字宁心静气之功来削减火气,看着赵石那歪歪斜斜有如孩童,十几年也没个长进的字体,还在腹诽,这样的字练起来又有什么意思,晋国公又在附庸风雅了。

    赵石则头也未抬,只是道了一句,“其他人都出去。”

    直到书房中只剩下了两个人,赵石也没搭理他,只是专心写字,开始时,李博文还挺得住,时间久了,隐隐便觉出了不对,忐忑了几次想要开口,却又闭紧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