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十三卷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纵谈

七十,又怎会在这园中安闲度日?”

    岳东雷放下酒杯,叹道:“吾与庞大人,也都是天命之年了,又能操劳到几时?而观西秦,人才辈出,豪杰遍地,那。。。。。。。赵柱国,也才过了而立之年。。。。。。若老天能再给云台二十载光阴,吾定能率两淮壮士,恢复山河,不让古人专美于前。”

    天不假年,这里又是隆中故地,此语一出,其他两人都觉出了几分不详之意。

    庞澜皱了皱眉,心中除了觉得岳东雷语出不详有些不妥之外,不由也多了几分惆怅。

    是啊,如今大周人才凋零,李仲谋老了,去位的日子也已不远,李仲谋之后,又有谁能当此重任?

    岳东雷和他自己,也都已年近五旬,自己等人若去,淮右之地,又是谁人能够继任?

    朝堂上。。。。。。。庞澜暗自摇了摇头,他求这一任外任,还不是因为朝堂上很多人嫉其与赵王交好,屡做排挤之故?

    而孟珙死后,其子孟青投敌,加之屡战屡败,赵王对军中大将也疑忌日深,派他来两淮,临行前殷殷切切,其实还不是让他来这里看着岳东雷。

    长此以往。。。。。。。想到这里,庞澜心里叹息一声,胸中不由有些憋闷。

    老者此时敲了一下桌案,道:“西秦,虎狼之邦,不修文德,又重用赵柱国等一勇之夫,穷兵黩武,早晚必败其国,云台试观之,不出几载,西秦必生变故,何用二十年?到时云台挥兵取之,当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岳东雷虽对老者话语中很多意思不以为然,赵柱国若是一勇之夫,那其他领兵大将岂不是都成了酒囊饭袋?

    不过老者的话,还是让他有些惊疑,“哦?学生愿闻老师高见。”

    老者笑笑,道:“赵柱国功高震主,如今极得秦王赏识不假,但想来西秦朝野内外,已然暗流涌动,生变乃早晚间事,此事不必多说,想来云台,相美都清楚。”

    岳东雷和庞澜都点了点头,这事早就被人说烂了,当初长安之变时,朝中内外还都额手相庆,以为秦人就此一蹶不振了。

    哪成想,赵柱国引兵入长安,逼死了西秦一位皇帝,又立新帝。

    之后赵柱国悄然离开长安,突然出现在河中军前,一战之下,打的强金丢盔卸甲,顺便丢了半壁江山。

    而西秦大将折汇则在西北起兵,让西夏人吃足了苦头儿。

    那会儿,大周上下,一时失声,转过头来,就出现了联金抗秦之议。

    这等旧闻,没有半点新意,谁都清楚,赵柱国这样的权臣,不会有什么好下场,但现在人家可是活蹦乱跳,令天下诸侯震惧,等西秦君臣反目,也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呢。

    老者却好像成竹在胸,先劝着两人用了两口菜,这才放下筷子,道:“秦人疆域现在已经很大了。。。。。。。”

    岳东雷耐着性子听着,此时还附和了一下,“老师说的不错,西秦灭夏,西边儿疆界已至玉门,西北方向,应该已抵天山,再加上吐蕃臣服,光就西方而论,西秦已有汉唐之疆界矣,北边嘛,因草原胡虏附之,疆界已然不好定论,不过封狼居胥故事,已不能概之。。。。。。。”

    “又有巴蜀天府粮仓,蜀中南蛮依附,西秦疆土已然连成一片,只剩中原沃野罢了。”

    这话说完,不光岳东雷自己脸上神色有些难看,其他两人也默然半晌。

    用句通俗的话说,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

    连秦皇都在私下里改为秦王的他们,已然无法确切的知晓,这些年来,西秦到底打下了多么广阔的疆域,疆域内的人口又达到了怎样一个程度。

    有点难堪,却又有些不甘,还有那么点嫉妒和向往,滋味儿之复杂,连他们自己都未必能说的清楚。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