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三十一章 调戏鸠摩智【求推荐收藏】

。”

    就知道他会这么说。

    这鸠摩智说白了,那就是纯粹的伪君子一个,既想当强盗偏偏还要戴着一张君子的面皮,那可真的是既要当婊*子还要立牌坊的典型。

    陈萧笑呵呵的先问道:“以国师之见,这佛,是什么?”

    这样的问题如何能难倒鸠摩智,鸠摩智双掌合十,稳稳说道:“佛,意为‘觉者’、‘知者’、‘觉’。觉有三义:自觉、使众生觉悟、觉行圆满,是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凡夫缺此三项,声闻、缘觉缺后二项,菩萨缺最后一项,只有佛才三项俱全。小乘讲的‘佛’,一般是用作对释迦牟尼的尊称。大乘除指释迦牟尼外,还泛指一切觉行圆满者。小僧回答的可否?”

    行,这个当然行了,不过陈萧既然要调戏他,自然不能只问这么简单的问题,笑着接问道:“那和尚为何要剃度啊?国师刚才也说了,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对吧?”

    鸠摩智答道:“佛者,心也,空xing是也,本质本心是也,能觉一切之本体,万物之源。没有极xing、没有属xing、没有色相、无生无灭的本质,故名为佛xing,名为法身,名为真如,名为摩尼珠,名为如来藏,此佛身,非色身,非因缘身,非有漏之身。”

    “【大佛顶首楞严经】所言:本如来藏妙真如xing,妙明真心,本非因缘,亦非自然xing,无生,故不灭,我非虚无,此心非得,无从得处,故然不失,是本然存在。有者当有,无者当无,初有终有,初无终无,无中生有,有灭成无,皆是戏论,是动静法。”

    他这答的倒是详细,可是陈萧在一旁听的云里雾里,不明所以,不过嘴上可不能这么,还是再问一次:“和尚为何要剃度,国师可还没说。”

    鸠摩智耐心答道:“世界本为虚幻,人生亦是苦难,只有断除一切烦恼修行成佛,才能达到永恒的幸福。佛祖释迦牟尼最初对迦叶等五人说法时,亲手为他们剃去了头发,表示接受他们做自己的弟子。”

    “和尚剃发代表去掉烦恼和错误习气,去掉骄傲怠慢之心,去除一切牵挂,一心一意修行。不知小施主以为然否?”

    陈萧听的暗自点头,这鸠摩智这牌坊立的果然够大够给力,难怪能当上国师。却又问道:“那佛家弟子都有哪些戒律?”

    这更简单,简直就是张口就来的东西,鸠摩智答道:“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陈萧又问:“那不杀生,这一条戒律,国师是要打算破了?”

    鸠摩智笑着答道:“只要小施主写下六脉神剑的图谱,小僧自然不会杀生。”

    陈萧再问:“不偷盗,国师倒是没偷盗,可是却抓了小子索要剑谱,这无异于明抢,国师以为如何?”

    鸠摩智答:“此为借,而且小僧也绝不观看,与抢绝无半点关系。”

    靠,尼玛这算不算是“出家人的事,怎么能叫抢呢?”

    不过这些还都只是开胃小菜,既然要调戏他,下面才是正题:“那国师如何看待不邪淫这一条?对了,这一条是不是就是佛家所说的戒色?”

    鸠摩智郑重道:“正是。小僧一生念佛,视世间一切女子皆为红粉骷髅,平生从未与任何女子有过接触。”

    这咱当然知道,不过咱关心的不是你跟谁家姑娘有染,咱关心的是下面的问题:“那国师以为,佛家是希望世间念佛的和尚越多越好呢,还是越少越好?”

    这还用问么?鸠摩智想都没想:“当然是越多越好。”

    陈萧再问:“那和尚都戒色?”

    “都戒色。”

    这回陈萧阴谋得逞,心里大笑,嘴上却是问的无比郑重:“可是那问题就来了。这世间的男子都当了和尚,都戒色,那----女人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