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十一章 国子学(下)

还有很多练习题要做,等拿到大明秀才文凭,一定痛饮一场。”

    大家都在闲谈,等待吃晚饭的时间。云澜站在一旁没有开口。教育的重要xing他是知道的,但云澜觉得穿越众人数虽多,但教师不也是什么人都能干的,像国子学现在的十个教师中,也只是琴付梓、丁淡、时恒、陈清泉、白芒桂、魏寮、叶年棣这七个人是有教师上岗证的,要真是找来100个教师,那绝大多数都是滥竽充数,组织部门不可能凭空变出一批教师。

    琴付梓看着他辛辛苦苦建成的校园,很有些舍不得,“两个月后就要搬迁啊!那这里怎么安排?”

    白宝湘笑道,“等国子学将搬迁到台湾,这地方可以改成一个预备学校,选拔从大陆过来的文人精英。我建议,国子学的招生就到此为止,等最后这批学子检疫期满,第二期培训班就正式开课。从明天开始,凡是跨海过来的文人,一律出题考试,择优录取。”

    白宝湘想起他曾经参加过的工程硕士考试,“就采用工程硕士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的形式,语言表达能力测试、数学基础能力测试、逻辑推理能力测试、自然科学知识测试四大块一起考,全是多选题,两个时辰之内完成。”

    琴付梓皱着眉毛,“这些读经史的文人,他们会做这些题目吗?”

    白宝湘笑着说:“不会做,那就证明他们学问不行。到时候,再送他们一批书籍,让他们回去自学,半年之后再过来试试运气,今后我们国子学每年就春秋两季招生。”

    “应该是卖,‘经不可轻传,亦不可空取’。”

    黄式三不知道什么是工程硕士,但逻辑推理他还是有点印象。他有一套从小学到高中的教科书籍,里面就有逻辑推理的内容。黄式三曾经快速浏览了一下,虽然这套教科书已经是民国版的删减整理版,还是让他大开眼界,由衷赞叹不已。

    白宝湘点点头,“黄大人说的是!”

    在国子学教师餐厅,白宝湘、黄式三等人草草吃完晚饭。此时夕阳已经西下,黄式三和胡夤、黄以周坐着马车,乘着落日的余晖,径直回城去了。

    白宝湘和毛辟、云澜没有坐车,直接顺着中央大道走向位于盐仓基地中区的基地司令部。

    中央大道是一条横贯中区的主干道,从国子监朝西的正门一直延伸到检疫营东面的小河边。中区是盐仓基地最大的一块区域,陆军第一团、海警队、新兵训练营,还有基地司令部全在这里。

    现在正是晚饭时间,路上一个行人也没。道路两侧的种植的夹竹桃已经存活,晚风吹来,新长出来的嫩芽在风中翩翩起舞。

    “树人要是和树木一样简单,那就好了。”云澜想起亟待解决的师资力量,不由得感叹起来。

    白宝湘笑着一指身后的国子监,“这旧文人只是我们的利用对象,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只会成为我们整个国民教育体系的小齿轮,对付他们不需要太过用心。最重要的是,国子监必须大力培养我们自己人。”

    白宝湘知道云澜的心思。他告诉云澜,明年国子学任务十分繁重,它不但要改造培养从满清时代过来的读书人,还负责全方位提高我们每一个大明干部的文化水平,国子学将成为国子大学,是我们回归之后的第一所综合xing大学,

    云澜有些头疼,“还要继续学习?有积极xing的干部可能不会太多。穿越伊始咱们搞的军政训练,北美组和留在原时空的相当一部分干部都没参加。不少同志天天在我耳边叨咕这件事。”

    白宝湘笑了,“学习是早晚的事情,谁也跑不掉,除非他想打一辈子的酱油。我说学习,是因为我们大明必须培养一批理工科的举人进士,那些腐儒搞文科还行,理工科只能是咱们的干部来担当。”

    毛辟不完全同意白宝湘的说法,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