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百零九章 暖暖(二)

暖区委书记林安可和区长孙理早已经守候在门外。

    林安可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曾经与林德嘉有过关于“市场”与“计划”孰优孰劣的激烈讨论,这讨论后来被白宝湘知道了。

    白宝湘觉得在这个时空,林安可还一心崇尚完全的市场经济,头脑未免过于僵化。白宝湘和执委们商量了一下,决定让林安可兼任暖暖区区委书记,把林安可派到暖暖蹲点,让他在基层实际工作中得到锻炼。

    林安可早就知道白宝湘要来检查工作,一接到哨卡联防队员的电话,他就和孙理跑了出来。

    林安可和孙理直挺挺的站在门外。林安可天天下乡奔波,人变得有些清瘦,身材看上去更加挺拔,像个标枪似的伫立在白宝湘面前。

    “老林,你清瘦了,人也结实了!”白宝湘很是感慨,就想要伸出手,表达一下自己的热情。

    “白主席!”林安可和孙理两人后退一步,双手抱拳,郑重其事的深深施了一礼。

    礼部在编撰《华夏仪礼》时,把握手、拥抱视为夷人礼仪,规定“作揖”是华夏日常通用礼仪,跪拜这种大礼仅用于祭拜神灵、英烈、祖先。

    虽然《华夏仪礼》已经颁发施行,穿越团队中相当一部分人还习惯于使用握手礼,对拱手礼之类的华夏仪礼不甚习惯。

    白宝湘心中一凛,连忙抱拳作揖还礼。

    林安可呵呵一笑,“大家都一样,白主席,你也变得结实了。”

    林安可穿越前混过国企,自己也开过公司,参加穿越主要就是改变p民的命运,当然也是为了华夏的复兴。

    对于被发配到暖暖,林安可没有半点不高兴,他反而觉得是一种锻炼的机会,毕竟自己从没有过从政的经历。穿越团队就这几百号人,只要自己把基础打扎实,有了丰富的基层经验,走上高位就是早早晚晚的事情。

    暖暖这一带全系丘陵地带,仅在暖暖溪与基隆河的交汇地带有小片平地。暖暖街就建在基隆河河边这块平地上。

    基建兵团工棚东面就是基隆河的支流暖暖溪,跨过架在暖暖溪上的木桥,前面就是狭窄的暖暖街。

    暖暖街的后面有一排房子,这里原是石碇堡的公廨和清军暖暖塘的营房。现在被整修之后,成了暖暖区公所的所在。

    在去区公所的路上,林安可简单的向白宝湘汇报了一些工作情况。

    暖暖区分布有十七个街庄,林安可全都一一走到。因为暖暖离基隆很近,暖暖人对明军的文治武功有所了解,他们对大明政权很是拥护,认为大明能移山填海是天命所归。目前各街庄的基层组织工作运转基本正常,基层骨干队伍已经短训了一次,先锋团组织也顺利成立。下一阶段,林安可准备重点培训积极分子,争取从中选拔一批复兴党党员。

    说到政府工作,林安可把区长孙理,孙伯峰推了出来。

    “我们区府一直是在区委领导下工作的!”孙伯峰淡淡的笑了一下。孙区长是一个山东大汉,长得虎背熊腰而面目清秀,性格比较内敛。

    他简单的汇报说,区府的主要工作有两项。

    一是户籍登记。各街庄户籍登记已经完成,门牌号码全都钉上,暖暖总人口为四千四百八十三,其中有一千八百个青壮年劳力被区里组织到基建团打散工。

    二是推行土地国有化。暖暖是丘陵地带,没有平原。各街庄的土地已经丈量完毕,宣传工作也基本到位,接下来就是配合县里的土地管理局,给予各地主一定的经济补偿,把所有土地全部收回国有。

    “好啊!收回所有山地,这可是大动作啊。”白宝湘笑了,“这没几个钱,我绝对支持!”

    孙伯峰看了林安可一眼,“这是林县长的主意,我们准备把暖暖建成一个大农庄。”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