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九章 小岛迁行动(下)

大猫山岛的老百姓不是很富裕,除了房屋、土地、渔船、渔网,家中就是几件简陋的家具、几件破衣烂衫和一点最基本的生活用品。

    房屋、土地等不动产,还有渔船、渔网等生产资料全部交公,民政工作组当场给予相应的补偿。

    怀里面踹了白里透亮、叮当作响的大明银元,刘炳老汉安稳了许多,“走,先把床架子,衣箱、桌椅板凳抬到屋外。”

    临出门前,刘炳依依不舍的回头看了一下昏暗的茅屋。这房子虽然又窄又矮又暗,夏不避雨,冬不遮风,却是他生活了几辈人的家

    看着老百姓纷纷抬着笨重的家具走出屋子,甚至还有人怀揣着馒头、蒸鱼鲞走出家门,工作组成员立即出手拦阻。

    “除了衣服细软和牲畜之外,什么也不用带”

    “到了定海什么东西都有,吃的喝的也不要你们担心。”

    在明军荷枪实弹的高压下,老百姓拖儿带女,扶老携幼,依依不舍的离开了村子。很多人是红着眼睛,一步一回头的走出家门。

    这一边是老百姓们背着行李上路,另一边武警战士们已经开始了破障拆除的工作。

    回过头看着一间间房屋轰然倒塌下来,黄色的烟尘不断泛起,村民们的脸上露出了伤心又彷徨的神情。

    小战士梅学胜小声的问汤志军,“班长,指导员在政治课上一直都是说,我们羽林军是老百姓的子弟兵,我们大明军队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小梅,你很不错。富有同情心,有正义感,是个好同志。”

    汤志军话语一转,“但你要知道,这些百姓只是故土难离而已。朝廷这是在帮助他们,是在拯救他们,是为了让他们过上和我们一样的快乐生活。”

    “明白了!”梅学胜想起自己悲悲惨惨的乞讨童年,用力点点头,“只有跟着大明朝廷,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中午,五艘大帆船满载着大猫岛、刺山岛一千多移民,停泊到了盐仓基地检疫码头。

    刘老汉拉着刘大妈、刘旺发,率先从底舱挤了上来,他大口的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辨认着码头上的一切。

    “退后!退后!”

    船舷边上站着一圈的武警战士,看着刘老汉靠了过来,一把明晃晃的枪刺对准了他的胸膛。

    “我是本分人,我是本分人!”刘炳胆怯的往后退了两步,脸上挤出了一点笑容。

    “乡亲们,岸上是检疫所。”民政宣传员站在船台上,用电声喇叭大声的说道,“朝廷将在派出医术高明的老先生、大先生,在这里给你们全面检查身体,然后再安置到各个居民点去……”

    这艘大帆船同时也装载着 “小岛迁、大岛建”前线指挥所。

    指挥所干事长方莫语裹着一件迷彩大衣,站在宣传员的身后,面无表情的看着老百姓一群群的被赶上码头,进入到木板隔离开的检疫甬道。

    推行工业化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资源。

    方莫语把主意打到周边小岛上,看情形,效果好像还不坏。

    忙活了一上午,清了两个小岛,整出一千多人。下午目标东岠岛、摘箬山,如果一切顺利,只要三天的时间,‘小岛迁’第一期行动计划就会获得圆满成功。

    到时候,定海工业园区,还有舟山黄牛培育基地、舟山火鸡养殖场、渔业捕捞合作社等等项目,全都可以顺利推行,定海劳动力缺乏的情况就可暂时告一段落。

    方莫语正在心里盘算着,背后突然想起副干事长王文礼的声音,“怎么样?心情很爽快吧!”

    “谈不上有多爽快,这是我们的使命。”方莫语回过头,淡淡的看了王文礼一眼,“中国不想落后,就必须加速工业化进程,这些就是必须要做的工作。”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