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九百三十七章:论战

    “这四个师团都是日军最精锐的部队,就算日本国内有完善的兵役法,想要恢复这四大师团的战斗力,没有一年时间是做不到的。”

    “但是他们随时可以动员上百万的军队,而且都是复员的军人,这一点是我们无法比的。”

    “兵员有了,武器弹药呢,要装备百万的部队,得需要多少武器装备,还有供给他们训练以及作战的物资和弹药,这些东西都不是凭空来的,即便物资充足,也需要时间,工厂才能生产出来,如果一开始,日军就打算跟我们全面战争的话,那他们现在就可以马上武装出几十万的部队开到中国来,但一开始他们并没有这么想,所以,他们的投入只能是添油式的。”冷锋分析道。

    “有道理,除非日军能耐下心来准备半年。”

    “如果真这样,那真就麻烦了。”

    “就我们对日军的了解,他们一定不会等上半年时间,甚至三个月都等不了就会再一次发动进攻计划,这一次一定会之前更勐烈,更难对付,能不能挺过去,这关乎抗战前途命运,也关乎到我们这些人的身家命运,所以下一步怎么抵挡日军的进攻,十分关键。”冷锋道。

    “国光的话很有道理,但是现在我们根本不能形成合力,党国内部争权夺利,有些人还背地里跟日本人勾结,国际上,能帮我们的人太少了,仅凭我们现在的力量,似乎难以抵挡日军的强大实力。”

    “虽然我们实力不如日军,可我们一样能击败他们,李叔,我给你的那本小册子你读过了吗?”

    “拜读了,很精辟,这绝不是一般人能写出来的东西。”李德邻点了点头。

    “的确不是一般人写出来的,这是延安的那位杨先生在内部讲话的演讲稿整理出来的,我从特殊渠道弄到了一本,深受启发,觉得非常有道理,李叔,您别怪我,没有告诉你它的来。”冷锋道。

    “其实我早就看出来了,我们打了这么多年,他的文章的风格我还是看得出来的,不过我好奇的事儿,这本小册子你是怎么弄到的?”

    “这其实并不算是什么机密,他们原打算要公开发行的,只不过因为一些原因,没有成行,我呢,通过范老将军那边的关系,弄到了这么一本。”

    “噢,是这样,那就怪不得了。”李德邻恍然大悟,这个范老将军跟延安那边有联系,基本上不公开的秘密。

    冷锋跟范老将军关系不错,弄到这方面的文件不难,何况,这并不是什么机密。

    “这个《论持久战》我也听说了,就是没有见到原版内容,没想到国光你这里居然能弄到一本?”薛伯陵也颇为惊讶。

    “那回头我给你影印一本,不管什么信仰主义,我觉得他这个对日的战略方针是正确的,跟蒋委员长提出的一时间换,集小胜换大胜的想法一致的。”冷锋道。

    “好,回头我也拜读一下。”薛伯陵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