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二二章 祭祀


    可怜的简亲王仰天长啸,但可惜他嘴里塞着麻核呢,根本就喊不出来。

    “王爷,是不是多了点?”

    看着一眼望不到头的祭品们走过,黄百家说道,就在同时有几个不甘心引颈受戮的清军军官怒吼着冲出来,但还没等靠近就被押送的明军拿刺刀钉在了地上,这个数量的确有点多,好几千战俘被处决,难免有违圣贤之道。

    “不多,正好堆个京观!”

    杨丰阴森森地说。

    他这话刚说完,忽然又有一名清军将领冲出来,不过不是跑来跟他决一死战,而是直接跪倒在那里哀求起来,一边不住磕头,一边说他祖上有功于大明,求王爷免其死罪。

    “把他带过来。”

    杨丰说道。

    很快这人就被带到犀牛前。

    “你祖上是什么人?”

    杨丰问道。

    “启禀王爷,小人父亲是刚刚病死的京口将军马自德,小人祖父是大明永历皇帝封的汉阳王马进忠,小人父亲虽然为鞑子卖命,但小人祖父是实实在在为大明鞠躬尽瘁了。”

    那人趴在地上说道。

    “永历乃桂王自号的,虽然事出无奈迫不得已,故不予追究,但他封的那些官职,也是需要重新再议的,令祖的汉阳王就不要再提了,不过令祖虽然起身群盗和那闯逆为党羽,但最后也算迷途知返了,倒也确实为我大明血战沙场过,算得上是我大明的忠臣,但你父亲投敌叛国也同样是事实,甚至还公然带兵抗拒王师这就更罪大恶极了。这样吧,以你祖父之功抵你父之罪,饶你一家的性命但所有财产没官,你觉得是否公平?”

    杨丰说道。

    “谢王爷,谢王爷。”

    那人忙不迭磕头,然后在明军士兵监督下,在俘虏中寻找自己家人去了。

    “咱们好像也的确应该把当年的那些事情整理整理了,虽然福王,唐王,桂王等人所封官职太滥都做不得准,但像那些最后为大明尽忠的,如李定国,马进忠这样的,不管出身如何至少大节不亏,这些人也都应该给予一些褒奖。”

    杨丰说道。

    “王爷能否给出一个标准?”

    黄百家说道。

    杨王爷是以崇祯为正统,大明至今延续崇祯年号,也就意味着其他弘光,隆武,永历等人的皇位统统不予承认,这些人则降回原本的爵位,最多加一个比较好听的谥号,而他们后期滥封的那些王公们也自然不予承认。这些人里面后来降清的当然就不用再管了,但那些没有降清而是战死的病死的被俘后不屈而死的,这些也都应该有合适的封赏才行,反正都死了,给他们个爵位也算让老百姓看看杨王爷奖励忠臣之心。

    “郑成功还保留他的郡王,虽然他这个人私心比较重,很多事情上做得不对,但毕竟也对我大明从一而终了,另外李定国降为郡王,其他那些你们重新议一下,另外还有一些没有爵位的也给加个合适爵位,回头让我看一下。”

    杨丰说道。

    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了,至于如何对那些人定爵位,这个就不需要他来操心了,很快杨王爷就带着几千祭品和他手下文臣武将一块儿到达孝陵,一路上不断有不甘心引颈受戮的清军跑出来试图抢夺明军武器反抗,还有人干脆躺在地上不走的,这些人都无一例外被明军用刺刀钉在了地上,结果一路走来,后面留下了数百具尸体。

    至于接下来,就是繁琐的祭拜程序了,这个虽然杨王爷不是很懂,但他身边有的是饱学之士,这些人都是懂的,按照藩王祭拜的礼节,一项项走下去就行,这些也都是很耗费时间的。一直到临近傍晚了,才完成之前的礼仪进入献祭程序,然后就看见整整两个营的明军拎着步枪上前,两人一个拖出数百名清军俘虏,拖到享殿前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