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八十六章 慈禧的秘密(1)

世情冷暖的慈禧依然很骄傲,她无时不刻不想改变自己的命运!

    1852年,十七岁的慈禧机会来了!作为满人,她有机会去参加选秀!她决心改变自己和家族的命运,说服父亲叶赫那拉·惠征找朋友借了一千两银子贿赂选秀的太监,被选秀入宫。

    慈禧知道,一旦入宫,她的生活,就注定了要在紫禁城的权力刀尖上跳舞。一不小心,她就会永劫不复。慈禧在书中早已看到,宫中会有无数天生丽质的宫女和妃嫔,受不到皇帝的关注,在寂寞和孤独中衰老,悄无声息地死去,像一片枯黄的落叶一样入土腐烂。她当然不想要那样的生活,她想要成为天上的太阳,光芒万丈。

    刚入宫的慈禧,她也做着母仪天下的美梦。但这个梦,破碎得特别快。咸丰皇帝即皇位前,就有一个比他小六岁的女人钮祜禄氏,出身高贵的镶黄旗,官宦世家,温柔贤德,落落大方,两人很恩爱。这个嫔妃1852年10月就被册封为皇后,便是后来历史上著名的慈安太后。

    1853年春节期间,咸丰皇帝和慈安皇后共同主持了一场宫内大宴,这是一年中唯一的一次全体妃嫔聚会,慈禧还是第一次见到咸丰皇帝。但在宴会上,慈禧的目光全在端庄漂亮的慈安身上,她如坐针毡,望着慈安的眼睛,心里真是羡慕嫉妒恨:“她多年轻呀,才十六岁,就是大清国母了!她毫不费劲实现了我的梦想。”

    更让慈禧难受的是,咸丰皇帝宫内美丽的妃嫔无数,她刚入宫,只是一位不起眼的兰贵人,不要说咸丰皇帝,一般的贝勒王爷都难以见到。她唯一的朋友,是一起进宫的丽贵人他他拉氏,也就是后来的丽贵妃。甚至在1853年初春那场一年一次的春节宴会上,咸丰皇帝都没多看她一眼。

    慈禧在心里问自己,我要向命运低头吗?从此就在宫中寂寞到老,等着青春的花儿凋谢,了却残生吗?不能这样,绝不!在无数个红烛高照,夜不能寐的晚上,慈禧给自己打气,绝不向命运低头。这时,恭亲王奕訢进入了她的视线。

    慈禧听人说,奕訢是道光皇帝的第六子,虽然在皇位争夺中败给了他的四哥咸丰皇帝,但他文武全才,聪敏过人,依然受到宗室的亲睐和咸丰的重用,当时虽然只有二十岁,但已经是大清国的二号人物,她想见他。

    满族的姑娘从来不许单独和一个公子相会。可想而知,皇帝的妃嫔私自出宫找亲王,这罪名,按大清祖制,足够把慈禧九族的人头砍掉一百次了。尽管这样,慈禧还是决定冒一次险,因为这一次,她不只是要改变自己的命运,还要救她父亲叶赫那拉·惠征和家人的性命。以孝之名,加上自己的勇气和智慧,或许能打动不是那么肤浅的奕訢的心,比在皇宫里等着老死要强。

    原来,叶赫那拉·惠征在家道中落之后,也很想出人头地,要去做官赚钱,毕竟,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做官是最好的赚钱渠道。他去亲戚和朋友家,借了一些银两,用这些钱去朝廷上下通融,补任安徽的后补正四品的道台。

    1852年,二月初六,惠征调往安徽任宁池广太道的四品官,他觉得赚钱的机会到了。

    万万没想到,惠征刚上任,太平军就攻克武汉三镇,顺江而下,势如破竹,九江、安徽告急,清廷任命两江总督陆建瀛为钦差大臣,督兵三千,增防江西和安徽,却被太平军杀得大败,只带了2只船17个人狼狈逃往南京。路过安徽芜湖时,陆总督让时任宁池广太道的惠征去梁山办理粮台,也就是管理钱粮,这是个肥缺。

    惠征带了印信和饷银转移到东梁山。1853年,太平军攻克安庆,安徽巡抚蒋文庆被杀,在芜湖再败清军,围攻东西梁山。

    “命比钱重要!”这时惠征见势不妙,带了搜刮来的一万两银子擅离职守,以押解饷银为名带着家眷弃城逃往南京,在城下叫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