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28章 多军种作战

猛烈的炮击,“轰隆…轰隆……”无数的炮弹,眨眼间就飞到俄兵的头上,巨大的爆炸声,在俄国炮兵人群中响起,顷刻间,山石泥土被巨大的爆炸力给掀飞到十几米的高空中,四处飞溅的碎石弹片让俄军损失惨重!

    坦克部队和飞艇部队也展开了新一轮的轰炸,刹那间,赤塔城里也肢体横飞,血雨淋淋,一片火海,天空浓烟滚滚,俄军的末日,到了!

    根据张作霖传回的情报,沙俄政府陷入了新一轮的物资匮乏时期,列宁领导的工人革命极有可能再次发生,沙俄边境城市的粮食物资烧毁了八成以上,段祺瑞根据战前部署,空中轰炸辅以陆军推进,攻打赤塔,尼布楚,乌兰乌德这三个铁路重镇,要将斯拉夫人驱逐出这一地区。

    中俄两军现在争夺的地方,在山脚下铁道的一侧,比较适合骑兵集结冲锋。俄军最近被段祺瑞的炮兵重轰,伤亡超过两万余人,不敢再与中**队正面交锋,远东陆军总司令库罗帕特金下令俄军坚守不出,段祺瑞也下令部队围住赤塔城,不急于进攻了,因为他知道,城里已经没粮了。

    太阳还在地平线下,黎明前的阵地静悄悄的,很多中国士兵在睡觉。这时,大约五千余哥萨克骑兵和三万名俄军快速冲出山谷,一个个手拿锋利的战刀,沙俄三色国旗和双头鹰军旗,在咧咧晨风中飘扬,这是沙俄的赤塔城里唯一还有一点战斗力的部队。尤其是哥萨克骑兵,千百年来,哥萨克骑兵就是靠烧杀抢掠为生的,一直比较强悍。

    赤塔的战区副总司令马拉费耶夫中将骑在一匹枣红色的高头大马上,举起锋利的马刀,朝身后的哥萨克骑兵和俄军喊道:“哥萨克的勇士们,俄罗斯的勇士们,杀光中国人,抢光他们!”

    “乌拉……乌拉……”这一次,俄陆军和哥萨克骑兵们喊得有气无力,这些天他们抢了贫民的粮食,但依旧吃不饱。很多人已经饿得两眼昏花了,满眼都是小星星。他们拼着最后的力气,杀气腾腾地向中国步兵的营地冲去,仿佛前面的敌人都是待宰羔羊。等着他们去屠宰烹享。

    中俄两军的距离不足1000多米。还没有什么异样,这个距离。对于骑着顿河战马的沙俄骑兵来说,眨眼就到。

    就在这时,机枪营营长吴佩孚的声音响起:“重机枪,准备!”

    “轻机枪。准备!”

    吴佩孚在中俄战争爆发后,就主动要求上前线战场,曹锟怕打败俄国人的功劳都让冯国璋给抢了,于是就让吴佩孚从日本回国了,担任了机枪营营长职务,虽然管的人只有六百人,但有马克沁重机枪一百多挺、“飞龙”轻机枪二百挺。

    “飞龙”轻机枪的火力一点也不比重机枪差。是中**械局的专家仿照德国的马克沁重机枪打造的,与德国马克沁重机枪一样,“飞龙”轻机枪用冷却水来为枪管降温,水冷套筒可以装4公升的冷却水。

    只要有足够的水和弹药。“飞龙”轻机枪就可以持续射击很长时间。为了保证长时间的连续火力,“飞龙”轻机枪采用的供弹具是标准的250金属弹链,理论射速可达450发/分钟,为了减少枪口焰对机枪手的影响,部分“飞龙”轻机枪采用的挡焰板,一些“飞龙”轻机枪还加装了盾。

    “飞龙”轻机枪口径,全枪长,全枪重26.4kg,刚开始很多士兵对戴小侯设计的重达25.6kg的四脚架很不满,但在使用时,他们却发现,这个重枪架给予了枪身很好的稳定性。

    有了这三百挺机枪,吴佩孚根本没把眼前的数万俄军放在眼里,800米、700米、600米、500米,到了机枪的射程范围之内,吴佩孚一回战旗,“射击!”

    “噌噌噌噌噌噌噌噌……”三百挺机枪发出了怒吼,喷射出一道道吓人的火舌,像倾盆大雨横着扫向已经开始最后加速的沙俄骑兵。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