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204章 大结局之新世界

机也不停轰炸伏尔加格勒,城里变成了一片瓦砾场,城中80%的居住区被摧毁。在满是瓦砾和废墟的城中。刚刚赶赴城中的布尔什维克军队战士的平均存活时间不超过24个小时,军官也只有约三天的平均存活时间。

    德军也开始调遣包括420毫米巨炮轰击城内,在伏尔加河东岸的苏联部队陷于炮火笼罩之下。城内布满了高达数米的瓦砾堆和废弃建筑。

    联军不断加强对斯大林格勒的包围圈,并开始缩小包围圈的行动。苏联布尔什维克军队口粮的分配已减到了能够维持生活的标准之下;炮兵的弹药开始感到缺乏;医药品和燃料都已经用尽;每天都有数千名士兵死于饥饿、严寒和营养失调。

    当蔡锷的军队攻进伏尔加格勒,三十一岁的托洛茨基选择了投降,战俘中还包括22名布尔什维克的将军。蔡锷面对着托洛茨基这群跪在地上的战俘,内心充满了鄙视,他拔出腰间的毛瑟枪,朝天开了三枪,冲着那帮跪着的将军们大吼:“你们这些将军,怎么不去死啊!平日你们总是口口声声说代表人民,却享受着种种特权,你们吃着人民的民脂民膏,作威作福,今日面对人民的敌人,你们怎么不拿起武器,战斗到底呀?你们就只会在你们的报纸上展示你们的英勇吗?一群懦夫!”

    伏尔加格勒会战使布尔什维克损失了大量有生力量,并引起在此之后苏联士兵的大规模恐慌和士气衰竭,中国的军队乘胜追击,占领了高加索油田。那些被列宁派去毁坏油田的布尔什维克小分队,也被张宗昌的特种小分队给击毙了。

    联军还未大规模攻击,布尔什维克军队就撤退了,在离开前,契卡纷纷将点燃的火把投向准备好的油桶或居民的房屋。不多久,火光四射,全城起火。

    这时,东线的德军也已经突破到圣彼得堡附近,将对列宁的布尔什维克展开最后的清剿!各地的农民之前迫于契卡的残暴,敢怒不敢言,现在布尔什维克节节溃退,他们也开始反抗,拒缴征粮,布尔什维克到了奔溃的边缘!

    圣彼得堡,是彼得大帝于1703年建立的俄国“欧洲之窗”,也是布尔什维克人的首都。同时,它还是波罗的海的一大重要港口。德国一开始就志在必得,除了派潜艇封锁波罗的海,还从在西线调集了32个步兵师和1个骑兵旅的兵力,配备6000门大炮、4500门迫击炮,向圣彼得堡发动猛烈攻势。

    德皇威廉二世对欧美的报纸宣称,“德国将在1910年9月1日前占领圣彼得堡,从地球上抹掉这座城市,杀光这里的居民,摧毁这个布尔什维克革命的摇篮。”威廉二世还宣称,届时他要前往圣彼得堡的冬宫广场举行盛大的检阅军队仪式。

    德军总参谋长施利芬同意威廉二世的想法,他对占领圣彼得堡也很感兴趣,因为夺取了圣彼得堡,德军可以取得整个波罗的海的控制权,又可与德国驻芬兰军队会合。此外,中立国瑞典的铁矿沙,也能畅通无阻地供应德国。施利芬对东线的兴登堡等德军将领们说:“圣彼得堡应该被德军占领,毁灭和占领这座城市,不仅可以取得巨大的战略利益,让德国严严钉死彼得大帝打开的‘欧洲之窗’,把波罗的海变成德国的内海,而且通过占领布尔什维克主义的摇篮,能完全瓦解敌人的反抗意志,摧毁他们的士气,把布尔什维克这个欧洲的幽灵彻底从地球上抹掉。”

    德国宣布与苏俄的和平协议无效之后,兴登堡即将进攻圣彼得堡的德军编成北方、中央和南方3个集团军共计50万人。其中北方集团军的任务是从东普鲁士出发,消灭波罗的海沿岸的布尔什维克部队,尔后同驻守芬兰的德军协同作战。

    苏军担任圣彼得堡防御任务的是苏维埃最后的17个步兵师,9个骑兵旅,共计30万人。由圣彼得堡苏维埃主席格里戈里.季诺维也夫指挥。苏军的军队在德军优势兵力

    -->>(第2/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