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千零六十九章:黎明前的黑暗(求订阅!)

有新气象,1月27日,农历腊月二十三,在马峥的主持下塞北兵团各军区军政首长在大同连续召开了3天的大会,商讨并制定了1943年的发展计划。

    这一次,马峥没有像以前那样重军轻政,他要求军政并重。军队要制定军队的发展规划,政府部门也要制定自己的发展目标。

    尤其是对于政府部门,马峥的要求很高,他要求各军区的地方政府在新的一年内要实现3个基本目标。第一个基本目标是粮食基本满足自给,甚至还要有一定的盈余。

    第二个基本目标是全省主要城市之间的交通要基本畅通,西起巴彦淖尔临河,东至锡林浩特,北至二连浩特,南到张家口,各个行政区中心城市之间必须有行车状况良好的公路。

    第三个基本目标就是最基本的科教文卫覆盖面要达到乡镇一级行政区划,尤其是基础教育要提上政府工作的日程,要在塞北兵团治下的各个城乡建设一批中小学。

    作为一个后世之人,马峥很清楚教育的重要性。现在战争基本上进入了尾声,就算是不会提前结束,到45年八月也不过两年半的时间了。一味地扩兵备战而忽略防区的经济建设以及人文建设都是不可取的。

    更重要的是,经济是一切上层建筑的基础。如果经济跟不上的话,部队的发展也就无从谈起。

    部队小规模的时候倒还好说,去哪都能混的一口吃喝,甚至于单靠缴获都能支持部队的但是现在却不一样了,塞北兵团总兵力已经超过了80万人,除了传统的陆军之外,海军和空军都在大力的建设之中,如果没有良好的经济环境,这些吃金喝银的兵种可是真的养活不起。

    此外,以塞北兵团为首的中国/军队已经收复了大半个华北,日伪军被压缩到了山东河南等地,因此接下来必然是对这些地方发动进攻。其次还有东北的关东军,也是马峥所部攻击的对象。

    而越是到最后,日军的反抗越是激烈,完全可以想象的到。下一次大战要么不打,一旦开打便是决定生死的大决战。

    正因为如此,部队必须积蓄力量,从粮食到弹药再到其他战略或非战略物资,都必须囤积到足够的量。尤其是像坦克、装甲车、飞机、突击步枪、火箭筒等重火力装备,只有这样,部队才能有和日军进行决战的准备。

    不过想要完成这个目标可不大容易,要知道马峥所部现在的防区都是地处中国北疆,气候条件恶劣,地广人稀,历来都是不毛之地最好的诠释。

    在远古时代这里就是北戎属地,秦汉以来则是匈奴领地,唐宋之时则是突厥、契丹的地盘,后来又是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的势力范围,可以说在绝大多数的国人眼里,绥察地区历来就是荒凉、贫困、落后的代名词。

    几千年来这块土地上粮食问题历来都是重中之重,缺粮似乎是常事。即便马峥主政这方土地以来也一样,粮食也经常不够用,每年都需要花重金向山西陕西等地购买。

    但是马峥却知道,绥察地区虽然不是粮食大省,然而满足全省不到一千万人口的口粮还是没问题的,只不过绥察地区很多肥沃之地还没有开发出来,例如有塞上江南之称的河套平原,因此新的一年内兵团以及地方政府一个很重要工作就是促进农业发展。

    民以食为天,只要将嘴堵上了,其他的事情就好办了,所以缺粮这种现象必须得到解决。因此马峥专门从部队缴获的资金中抽调300万大洋用以水利建设以及高产农作物的推广。

    此外就是防区内的交通状况必须得以改善,绥察地区本就地旷人稀,到目前为止人口达到五十万以上的城市不足10座,从东到西只有承德、张家口、大同、归绥、包头、临河可以算的上市,其它都是人口不满十万的小县城,。

    正因为如此,防区内各个主要城市之间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