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295:未来的道路

积物资,用步步为营的方式一点点的去推进。

    青海那边也差不太多,蒙古这边则是需要面对大量的骑兵,在机动方面,汉军完全处于劣势,尽管有着大量的先进装备,可人家打不过你还不会跑吗?只是带着你兜圈子,然后打你的补给线就能拖死你。

    就连满清都只能靠着招安这种方式来维持蒙古的局势,王思锐的头脑很清醒,所以他并不认为在这方面,他们有什么优势。

    所以,如何进攻蒙古,成为了王思锐最头疼的一件事。

    最后就是新疆,这个就不说了,距离实在是太远了,同样只是物资就能拖死他们,加上需要穿越戈壁滩,派出去的部队能够一人不失的走到那里就算是不错的了。

    尽管那些地区的军队战斗力都不怎么样,可天然的地理优势却成为了他们最大的屏障,而且王思锐也很清楚,他们必须要尽快的去对那些地区实施占领计划,否则时间拖的越久,再去进攻那些地区的时候,所遇到的阻力便会越大。

    俄国人可是一直都在怂恿着蒙古和********独立的,西藏那边的情况也没好到哪去,英国人则是想着将西藏的一部分划归到印度,然后剩余的让他们独立。

    智囊团给出的建议是,大力发展工业,特别是汽车工业,给军队装备大量的卡车用来运输物资,同时大力的修建公路,以确保后勤补给线的畅通。

    同时,派遣部队以步步为营的方式向这几个地区逼近,逼迫他们出来与汉军决战,尽最大可能的消耗他们的有生力量,为日后的占领创造最好的条件。

    交通不便,这便是最大的问题。

    殊不见后世新中国收复西藏的时候,到底死了多少人?很多部队进去之后,因为大雪封山,再加上当时携带的物资不足,又得不到补给而成建制的被冻死饿死。

    这样的事情,王思锐自然是要竭力制止的。

    唯一让王思锐欣慰的是,华北华中华南平原地区全在他的掌控之中,而这些地区便于工业发展,能够在短时间内提升国家的综合实力,只要发展的好,十年内便能够解决这些问题。

    虽然问题是他没有这么多的时间去准备,虽然王思锐并不想在一战爆发的时候还在忙着收复国内的那些省份,但现在摆在他面前的问题却很严峻。

    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国家积弱已久,想要在短时间内崛起,又谈何容易?

    在这个工业大爆发的年代,没有基础,想要干什么都无疑是难上加难,或许唯一的优势,便是王思锐脑子里那些关于后世的记忆,他可以避免在某些方面走弯路,利用这些宝贵的历史经验去赶超欧美列强。

    陆军方面倒是好说,现在已经有了03式突击步枪以及狙击步枪,接下来只需要大力的去研发半自动步枪以及机枪就可以了。

    装备了半自动步枪,自动步枪,狙击步枪,以及机枪的陆军,至少可以保证增在未来二十年内在武器方面不会被列强超越,再加上迫击炮,手榴弹等近距离火力支援,陆军的火力,已经无人可及。

    但是在海军方面,王思锐可就是彻头彻尾的愣头青了,他只知道,在后世,战列舰这种巨舰大炮会被迅速的淘汰,航母战斗群将会瞬间崛起。

    中华帝国若是想在海军方面超越欧美列强,唯一能走的路,便是发展航母战斗群。

    可中华帝国并没有制造大型战舰的经验,飞机目前才刚刚出现,莱特兄弟制造的动力飞机去年十二月份才试飞成功,但是距离真正的应用,还有很长的时间。

    至少在未来二十年内,海上的主力还是战列舰,即便是有了航母,没有足够先进的飞机,也无法发挥出他们的战斗力。

    没有海军,这也就意味着中华帝国只能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去发展岸防工事,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