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280章 帝国科学院

程院、帝国医学研究院、帝国太空研究院。其中帝国科学院是中国科学界最高水平学术机构。

    李卫国返回北京,第一时间参观了新建成的帝国科学院。

    帝国科学院占地五千亩,下设国家研究理事会,分数学、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地球科学和空间科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六大基础科学研究所,每个基础研究所下面又细分几十个乃至上百个专业学科,聘请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专业学者、技术人员1787人,国内留学生研究员2672人。

    主体大厦是一座二十二层钢筋混凝土大楼,地上八层,正六面体结构,最适合采光、通风;地下十四层,长方体结构,深入地下五十米,便于安全和保密,以升降机连接地上地下各层,可容纳数千人在这里工作,丝毫不会拥挤。

    除此之外,整个帝国科学院还有一模一样的八座正六面体建筑,分部在主体大厦四周,成八卦阵布置,从事各种类别的研究和实验工作。

    除了研究人员外,还有超过一万名辅助工作人员和军事人员,可谓一个庞大的组织。

    为了鼓励科学研究,李卫国在帝国科学院设立勋爵升级制度,公侯伯子男五级爵位,用以封赏有重大科学贡献之人。

    这是巨大的荣耀,令所有在帝国科学院工作的人为之疯狂,恨不得立刻获得封号,光宗耀祖。没有进入帝国科学院的人才们更是羡慕嫉妒,努力学习多多创造,争取早日加入帝国科学院,图个封妻荫子荣华富贵。

    与此同时,帝国科学院各分科的相关实验设备也一应俱全,为此李卫国投入了上千万人民币的巨额资金,满足科学家们的各种实验需要。

    李卫国舍得下血本,在这个不太重视科学技术的时代里,他的举措显得鹤立鸡群,迅速传遍全世界,令世界各地那些被埋没的人才们看到了自己的前途,纷纷前往中国寻找机会。

    在帝国科学院的总督人选上,李卫国并没有任命政客来担任。而是将徐寿调回北京,担任帝国科学院的总督,总揽科学院的一切事物。

    李卫国一行人抵达帝国科学院大厦,在徐寿等人的陪同下,参观各处。

    不过,李卫国此行的重点目的地却是物理研究员电气科,因为那里有几个人关乎着帝国未来的电力革命发展。

    徐寿为李卫国介绍电气科新加入的一些科研人员。

    “这位是美国电声物理学者安东尼奥-梅乌奇!1860年在美国公开展示了有声电报机试验模型,在电声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和发明!”

    “你好!久仰大名!”

    李卫国主动伸出手同梅乌奇握手,一点也不摆皇帝的架子。

    “参见陛下!我对陛下也是敬仰万分!”梅乌奇有些激动的说道,能够得到皇帝接见。这令他感到非常兴奋。

    但他不知道的是,李卫国对于在中国见到他更加高兴。

    这是因为,梅乌奇发明的有声电报机模型已经十分接近早期的电话了。二十年后的贝尔虽然发明了电话,但并不是实用型的电话,而是经过爱迪生改良后才真正开始使用。而爱迪生所改良的地方,是铁芯铜绕线模块,而这个模块却是梅乌奇在二十年前就在有声发报机上面使用的模块。也正因为如此,2002年的美国政府才决定推翻贝尔是发明电话者一说,改为梅乌奇是电话发明者。

    李卫国虽然懂得电话的一些原理。但是想要研制出来电话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相关方面的专业知识,因此梅乌奇的到来,无疑帮了李卫国一个大忙。只要对梅乌奇进行一些提示和帮助,让他少走弯路,有充足的资金研发电话,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能将电话研制出来了。

    对于李卫国而言。没有电话的日子真心不舒服,哪怕现在有了电报机,也是太慢太不方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