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473章 军事技术向民间秘密转移

式蜕变。

    在这个年代,普通人和飞行员之间的差距,其实只有七天时间。

    这是历史上一战时期各国总结出来的经验。

    一战期间各国的战斗机速度慢,操作简单,只要会开车和不是路盲,经过七天简单训练,就可以驾驶战斗机升空作战了。

    当然,一战期间的空战,没有太多的技术性而言,都是双方数百乃至上千架飞机一起群殴,活下来的就会成为战斗英雄和王牌飞行员。

    而在中华帝国的飞行员训练基地内,所有飞行员只要最终可以完成李卫国设定的所有考核项目,每个毕业生都会瞬间变成其他国家眼中的王牌飞行员。

    当然,其他国家眼中的王牌飞行员,在中华帝国皇家空军内部,只能算是普通飞行员。

    一旦皇家空军学院的这些学员们毕业,他们驾驶战斗机飞上欧美的天空时,整个世界都将被他们震惊。

    地球的天空,从此将只属于中华帝国。

    按照李卫国的命令,中华帝**方秘密召见了来自国内的几十家之名航空公司和汽车公司的代表,向他们下达了秘密军事订单。

    这笔订单包括3000辆t23坦克和5000架f16战斗机,后续还有更多订单将要下达,会视各大公司任务的完成度在做定夺。

    这是秘密军事订单,各大公司负责人既紧张又兴奋,担心军事机密外泄遭到军方起诉,同时又看到巨额订单直流口水,尤其是军方竟然愿意将f16战斗机和t23坦克相关技术转让给他们这些民企。

    这可是能下金蛋的金母鸡,所以各大公司负责人兴奋的要命,纷纷拿出各自公司最强技术和最大的工业极限产能,希望能够获得这批订单。

    将军用技术转民用,这是李卫国亲自下的旨意。

    这跟藏富于民的道理是一样的。

    任何国家的军用技术都远远超过民用技术,而一个国家的工业产能,民营企业占据大半份额,因此一旦爆发大规模战争,军工企业其实产能有限,而民营企业因为达不到军工企业的技术标准,不能帮助军工企业生产军用装备和物资,无形中拖累了国家的整体战争潜力。

    而如果能够把民营企业的产能都利用起来,那么既能造福于民,又能在关键时刻,填补国家军工企业产能的不足。

    由于是第一次将机密的军工订单和技术转让民企,所以审查十分严格,最终只有十家国内大型民企获得合格,承接为中华帝**方生产t23坦克和f16战斗机的任务。

    随后,这些活得资格的民企迅速开始从中华帝**工单位引进各种相关生产线图纸和设备,并秘密建立生产车间,筛选优秀工人进入车间进行相关生产任务,同时也要做好各种安保措施。

    民营企业的能力从某方面将其实比军工还要强大的多,因为民营企业会考虑生产成本,他们会用最高的质量和最低的成本,生产出性价比最高的成品,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他们的生存地位。

    因此,在实际生产当中,他们会利用军方提供给他们的相关技术,不断对t23坦克和f16战斗机进行技术上的改进,令其性价比更高,实用性更强。

    当然,改造后的t23坦克和f16战斗机,必须要得到军方的测试认可之后,方能大批量生产。

    同时,这些民营企业得到了t23坦克和f16战斗机的军工生产技术,他们自然不会白白浪费机会,他们会选出最优秀的科研团队,在t23坦克和f16战斗机的基础上,展开对新型坦克和战斗机的研制工作,若是获得成功,则会得到军方更多更大的军购订单。

    自古民间多豪杰!

    同样在科研创造方面,中华人也在觉醒当中。从古代就有过四大发明的伟大,血脉深处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