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三百八十九章疯狂移民潮

这些移民到达南方港口之后,这些棉衣会随船返回,给下一批移民穿。

    移民到达移民点之后,先是吃上1大碗由肉罐头切成丁和大米、青菜熬制的稀饭,然后管理人员会安排洗澡,洗完澡的人会换上工作人员预备的内衣、外套以及棉衣等,等他们饱食几天,身体康复之后,移民点的管理人员会联系商船,把他们运送到沿海的移民点,然后再用大船把他们运送到目的地。

    在一年最冷、最缺粮食的季节,粮食价格突然大幅度的提高,使得原来勉强能生存的人立即就过不下去了,被迫加入到移民大军中。

    这些移民大军主要来自河南、山东和直隶,他们对肥沃的土地,和四季如春的气候产生了向往,到了那里至少不会被冻死。

    1909年北方大旱,导致这些地方的粮食减产,现在粮食价格飞涨,再说了,这几个地方都是人口大省,土地不足以养活这么多人,在天灾之下,只能选择移民,不为了自己,也要为了孩子能活下去。

    庞大的移民大军,让武文斌有点措手不及,来的太突然了,只是江北几省就有上百万,而且还在陆续到达,估计路上人员会更多。

    这几年夏帝国一直倡导这几个地方的人向新洲、乐浪、虾夷等几省移民,很多过不下去的人都移民走了。

    现在粮食突然提价,又出现这么多的移民,超出他的想象。

    物资储备严重不足,武文斌只好从亚洲银行短期贷款,让各地移民点在当地购买相关物品,同时从北方统帅部调拨粮食等救急。

    在临清移民点,侥幸从邢台走来的赵老汉,端着肉粥,感受着移民点屋子里暖和的大火炕,不禁热泪盈眶。

    工作人员认为是他嫌粥稀,负责人只好出面解释:“老丈,由于大家旅途中多日吃不好,吃不饱,消化功能有些紊乱,所以移民点统一的规定,第一餐吃1碗稀粥,第二餐可以吃1碗鸡蛋面条,以后就可以吃一些米饭、馒头和炒菜了,3天之后才不限制数量,这都是为了大家的身体好,为大家着想,不是移民点心疼粮食。”

    赵老汉怕出现误会,忙止住眼泪,跪倒在地,并拉着孙子一起给负责人磕头,解释道:“多谢上官,我不是嫌粥稀,我是庆幸遇到您这位好上官。”

    “老丈快快请起,现在已经废除跪拜了,这些都是夏帝国的功劳,我也是干活的,请老人家先吃饭。”负责人忙拉起老人并解释清楚。

    短暂的小插曲之后,负责人继续去照顾越来越多的移民。

    张伟接到武文斌移民数量暴增的消息后,内心非常高兴,有了这几百万的移民,就能把中南半岛和所占领的印度地盘填充差不多了,省去了自己的一大心事。

    于是给武文斌回电报:不管有多少移民都要全部接收,多多益善,无论如何都要保证移民的安全。

    突然出现的庞大移民大军,引起了中华帝国各省官员的关注,消息汇总到政务院,把徐世昌吓了一大跳,只是江北和沿江几省汇总的人数就有几百万万了,他不敢大意,立即进宫向袁世凯汇报。

    袁世凯看到这个数据也震惊了,前段时间他还洋洋自得,中华帝国在他的领导下飞速发展,还向夏帝国提出停止移民的要求,现在看来当时是有点草率了,怪不得夏帝国发火。

    “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袁世凯非常紧张的问。

    “陛下,粮食价格突然大涨,这些人都是过不下去了才选择移民,我也很惊讶,帝国已经要求各地降低地租了,没想到吃不上饭的人还有这么多。”徐世昌解释道。

    袁世凯想到夏帝国说过,做不好就换人,突然出现这么多移民,夏帝国肯定会认为他的民生工作没有做好,还是给夏帝国解释一下,别出现误会,就对徐世昌说道:“徐总理,马上召见夏帝国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