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013章 废立、自立、另立和奉天子与挟

但从理论上来说,袁绍的另立之策还是更为有希望的。

    首先“奉天子”虽然遵从正统,但在当时的环境下,已经很难按照正统的模式复兴汉室了。

    在内部而言,当时天下虽然名义上还在大汉统治之下,但实际已经四分五裂,朝廷龟缩于一偶之地,这种情况下指望一个十多岁的少年带领群臣复兴汉室太过于不现实了。

    而且这个孩子还做傀儡已经做习惯了,根本就不可能自己抓住权力。

    历史上张杨奉天子就是太过于理想化了,他想把权力还给天子,但他不知道天子在朝廷根本就是一个摆设,结果张杨摆明了没有野心,没有一个诸侯基本的野望,这也使得他的部下董承和董昭最终都抛弃了他选择了更能做大事的曹操。

    袁绍正是看出了这一点,所以才会有了另立之谋,在当时的那种乱世,必须要有一个真正英雄才能恢复汉室,而刘协只不过是下一个更始帝。

    所以袁绍选择了拥有实力,更具有威信的刘虞,而刘虞当时和刘秀的情况极为类似,两人五代之前先祖都是王位,而且现在都在河北,职位也都是大司马。

    可惜的是郎有意,妾无情。

    汉室垂危,在经过恒灵二帝胡作非为四十多年后这个趋势已经很难逆转了,另立虽然要比奉天子希望大一点,但也只是大一点而已。

    尽管复兴汉室很困难,但因为汉室的大义经过四百年的积累深厚无比,所以结束汉室更是艰难,董卓因为废立而成为天下之敌,袁术自立却最终自我灭亡,都是因为汉室的威严犹存。

    复兴难走,覆灭亦难成,这就是当时大汉王朝面临的僵局,诸侯和豪杰们面临的两难之局。

    那么到底该怎么做呢?历史已经给出了答案,挟天子而令诸侯!借助汉室的大义扩张自己的实力,潜移默化的消磨大汉的权威,最终取代汉室。

    这在当时也不是什么秘密,沮授、贾诩、田丰、荀彧、董昭、毛玠大家都知道,只不过最终只有曹操把握住机会,最终获得了成功。

    至于为什么曹操把献帝当傀儡用,而不是效忠于天子恢复汉室,这问题太简单了。

    因为曹操当时的成功是自己一刀一枪拼出来的,不是天子给予的,他是靠着自己的本领才有今天的地位的,和献帝关系不大,所以他没必要为无能的天子效忠。就算退一步来讲,曹操就算想放弃权力效忠于天子,但曹操的部下们效忠的可都是曹操,所以曹操不能背叛他们,可不要忘了张杨的前车之鉴。

    注1:在奉天子方面,实际上刘虞也有过这方面的准备,但后来因为种种阻碍无疾而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