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078章 南伐之始

也没有承认刘备的帝位,只是认同了其汉中王的王位,表示两者地位对等,而孙权可能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才故意将夷陵改为西陵。

    据《江表传》记载,权云:“近得玄德书,已深引咎,求复旧好。前所以名西为蜀者,以汉帝尚存故耳,今汉已废,自可名为汉中王也。”、

    《吴书》亦记载,使蜀,刘备问曰:“吴王何以不答吾书,得无以吾正名不宜乎?”泉曰:“曹操父子陵轹汉室,终夺其位。殿下既为宗室,有维城之责,不荷戈执殳为海内率先,而於是自名,未合天下之议,是以寡君未复书耳。”备甚惭恧。泉临卒,谓同类曰:“必葬我陶家之侧,庶百岁之后化而成土,幸见取为酒壶,实获我心矣。”

    而对于刘备而言,当时他已经因为夷陵之战的惨败而导致蜀汉国力大损,刘备虽然冲动但并不傻,他在同意恢复联盟后还写信威胁陆逊其实只是一个试探而已,最多想要一些好处,只不过陆逊并不吃这一套。在当时蜀汉先后因为襄樊之战、上庸之变、夷陵惨败的影响已经国力大为衰落,曹魏和东吴之间的大战给了刘备乘火打劫的机会,可惜的是刘备却心有余而力不足,他已经没有能力做渔翁了。如果曹丕和孙权早点闹翻的话,刘备甚至有机会重新来一个湘水划界,当然,现在对于刘备已经只是一个妄想了。

    实力受损的刘备最终只能被迫接受了孙权的联盟,当时刘备未必想答应,但他已经没有选择了,毕竟蜀汉国力在三国之间最为弱小,他们比孙权更需要盟友的帮助。

    历史上因为曹魏的强大所以孙刘联盟抗曹一直是一个主流,这点只在刘备迅速发展壮大时产生过波折,当时刘备、关羽等人过于忽视了盟友孙权的感受,双方渐行渐远,最终导致孙权偏向了曹魏一方,偷袭荆州,袭杀关羽使得二者反目成仇。

    然而孙权虽然讨伐关羽获得了荆州,势力得以加强,但并没有因此削弱曹魏的实力,曹魏坐山观虎斗,反而获得了孟达、黄权等人的投靠,魏国的国力并没有降低,而吴蜀对于其的威胁反而大为减少,所以曹魏独大的局面并没有因为吴蜀内杠而改变,孙权在曹丕来袭之后顺从大势,双方再次恢复了同盟。

    注1:魏略载魏三公奏曰:“臣闻枝大者披心,尾大者不掉,有国有家之所慎也。昔汉承秦弊,天下新定,大国之王,臣节未尽,以萧、张之谋不备录之,至使六王前后反叛,已而伐之,戎车不辍。又文、景守成,忘战戢役,骄纵吴、楚,养虺成蛇,既为社稷大忧,盖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吴王孙权,幼竖小子,无尺寸之功,遭遇兵乱,因父兄之绪,少蒙翼卵昫伏之恩,长含鸱枭反逆之性,背弃天施,罪恶积大。复与关羽更相觇伺,逐利见便,挟为卑辞。先帝知权奸以求用,时以于禁败於水灾,等当讨羽,因以委权。先帝委裘下席,权不尽心,诚在恻怛,欲因大丧,寡弱王室,希讬董桃传先帝令,乘未得报许,擅取襄阳,及见驱逐,乃更折节。邪辟之态,巧言如流,虽重驿累使,发遣禁等,内包隗嚣顾望之奸,外欲缓诛,支仰蜀贼。圣朝含弘,既加不忍,优而赦之,与之更始,猥乃割地王之,使南面称孤,兼官累位,礼备九命,名马百驷,以成其势,光宠显赫,古今无二。权为犬羊之姿,横被虎豹之文,不思靖力致死之节,以报无量不世之恩。臣每见所下权前后章表,又以愚意采察权旨,自以阻带江湖,负固不服,狃忄犬累世,诈伪成功,上有尉佗、英布之计,下诵伍被屈强之辞,终非不侵不叛之臣。以为晁错不发削弱王侯之谋,则七国同衡,祸久而大;蒯通不决袭历下之策,则田横自虑,罪深变重。臣谨考之周礼九伐之法,平权凶恶,逆节萌生,见罪十五。昔九黎乱德,黄帝加诛;项羽罪十,汉祖不舍。权所犯罪衅明白,非仁恩所养,宇宙所容。臣请免权官,鸿胪削爵土,捕治罪。敢有不从,移兵进讨,以明国典好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