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四十二章 最终一幕

没多少人再去反对了吧?

    一场比赛,击溃所有疑问,赢得所有球迷的心,说的就是现在啊!

    这场曼彻斯特德比,胜利者是曼城,但最大的胜利者,恐怕还是那个中国人。

    当然,这和迪斯丁没有关系,他仍旧是曼城队长,其他人也很难取代他的位置。

    他倒是很期待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期待球队在这个赛季会走到哪一步,不论如何这个中国人都表现出了自己的能力,那么他能带领球队走多远呢?

    这真是让人好奇啊!

    ......

    比赛还在进行着。

    在阿兰-史密斯出场后,比赛变得比刚才紧张了很多,两队的火气早就打了出来,现在阿兰-史密斯的出场就成了导火索。

    阿兰-史密斯以球风彪悍著称,在场上一直都是拼命三郎,他体力充沛速度快、身体素质极好,经常不惜体力奔跑于对方后防线上,以铲球和冲撞干扰对方后卫,使得对方后卫处理球时手忙脚乱。

    这种球风也导致他吃牌次数非常多!

    但在曼联他还是受到重用的,由于他能胜任很多个位置,并且在防守和进攻都有不错的表现,弗格森有意把他培养成罗伊-基恩的接班人。

    现在他替换的也是罗伊-基恩,随着他出场以后两次在前场的凶狠拦截,两队的火气直接被挑了起来。

    曼联是因为四球落后的憋闷,他们想要发泄出来,曼彻斯特德比本就不该这么和谐;曼城则是被动迎战,对于领先一方来说,头脑冲动陷入苦战并不是好的选择,可面对曼联人的挑衅,他们也不可能忍耐的住,尤其球队还有阿内尔卡、乔伊-巴顿、迪斯丁等脾气不怎么好的人。

    结果两队的比赛完成变成了肉搏战,一时间主裁判成了场上最忙碌的人。他不断的奔跑,为分开两队球员做出各种各样的努力,口中的哨子也一直响个不停。

    这种局面实际上是两位主教练都不愿意看到的。

    不管比赛最后胜负。他们都不希望自己的球员受伤,现在场上的比赛对抗很激烈,完全就是双方的肉搏,而不是足球比赛,每个球员都打出了火气,这样的比赛实在太容易受伤了。

    好在主裁判对德比战早有准备,他的判罚尺度非常严厉。连续三张黄牌下来,多少阻止了情况加剧。

    于此同时,万胜也开始进行换人调整。

    他用科佩勒-费雷拉(佩佩)换下了孙继海。用达伦-本特换下了安迪-科尔,这样后场就变成了科佩勒-费雷拉和迪斯丁的组合,前场锋线则是阿内尔卡和达伦-本特。

    球队已经领先四个球,万胜也可以安心的让新人出场了。

    安迪-科尔下场的时候。赢得了所有球迷的掌声。一是为了他的两个进球,他是今天老特拉福德球场最闪耀的球员,二是他和曼联、曼城都有渊源,即便有些极端的曼联球迷认为他的叛徒,可理智的球迷都知道,是曼联放弃了安迪-科尔,现在他为了最后的职业生涯选择加入曼城,也是个人的选择。和叛徒不叛徒无关。

    万胜给了安迪-科尔一个拥抱,把他迎回了替补席。以表示对他的重视。

    达伦-本特和科佩勒-费雷拉的出场,并没有引起多大的关注,大多数球迷对这两个球员都十分陌生,达伦-本特在英格兰有些名气,但不过是二级联赛而已,科佩勒-费雷拉则是葡萄牙球员,在葡萄牙也没踢出什么名堂,自然没有什么名气可言。

    两人都只是英超赛场的普通新人而已。

    每一年英超赛场都会有很多类似的新人,他们要么是某个俱乐部签下的球员,挖过来补充下阵容,要么是青年队脱颖而出,成为俱乐部期待的新星,可这些球员中真能踢出名堂的很少,除了一些在青年时期就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