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19章 当年也曾竖中指

,西凉三州加上河套平原到底能够养起多少兵力,才发现理想状态下的数字是二十五万。有时候我就奇怪了,徐骁那五万精兵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

    “哼,徐骁更该死!”宰相的眉头皱的更深了,说话语气也更重了一些,西凉名义上是大魏国一部分,但是徐骁在西凉一家独大,西凉内部到底如何,权利如何分配,一直都是一个谜。比起大将军,潘春伟更担心的是西凉徐骁。

    陈贤伸伸腿脚,人一老,站的时间一久,身上就不怎么舒服:“宰相大人,我看您也别怎么担心。这两位再怎么英雄,咱么不是还有一位掌控一切的陛下嘛。只要有陛下在,天下乱不了,大将军永远只能是大将军,西凉王也只能是西凉王。”

    潘春伟点头默认,历代皇帝都会制衡朝野,平分权利,但是当今陛下格外不一样,敢让一位将军手握兵权五十万,敢让一位王爷拥兵自立,这位气度和胸襟远超前朝皇帝。有时候潘春伟心里会莫名的焦急和不安,但是陛下一直怡然自得。

    还有一件事情让潘春伟也是夜不能寐,便是立太子的问题。二皇子赵硕很好,也能成为一位勤政爱民的好皇帝,可是美美不是一位合格的好皇后,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有时候,潘春伟觉得如果当年陈诺诺选择的是赵硕,而不是赵乾,或许今天的局面就大不相同。

    四皇子赵廷?人聪明,看待事情也犀利,可是年龄太小。

    至于赵乾?哎,潘春伟抬头看看正在竖中指的林婉儿,如果赵乾真的和林婉儿结合,然后继承皇位。以这两位的性格,整个大魏国,哎。还是不要继续想下去了。

    潘春伟突然想起那位早早夭折的大皇子,聪明而且心善,如果能够当上皇帝,不仅能够成为一位好皇帝,而且也是一位好人。可是,世间没有如果。

    陈贤看着陷入沉思的潘春伟,突然开口问道:“还记得谁还向我俩竖过中指吗?”

    潘春伟很难得仰头哈哈大笑。看的身后潘仁美一阵疑惑,父亲平日里严肃的很,从来都没有如此畅快的笑过。

    朱雀门事变之后。陛下身体抱恙,昏迷不醒,匈奴进犯,大将军在上京城稳定军心。徐骁率领大军寻找白素。可谓是内忧外患。

    而此时的前朝势力已经土崩瓦解,不得已退到大江以南,提出了划江而治的策略。当时正值壮年的潘春伟和陈贤权衡利弊,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决定划江而治,然后徐徐图之,文武百官皆是同意,但是有一位不同意。那就是当今的皇后娘娘。

    皇后单身入了军营,板上钉钉的说了一句话:“打。继续打!”

    潘春伟和陈贤都是摇头,最后潘春伟都说了狠话:“妇人不得干涉朝政!”

    于是皇后冲着这位宰相竖起了中指,而且是双手竖起了中指,还骂了一句:“你娘也是妇人。”

    潘春伟窘迫不已。

    皇后以大毅力和大魄力取了陛下玉玺,行使国君权利,先后斩了三位动摇将军的实权将军。

    徐骁寻人未果,独自回京,心如死灰,独自躲在房间内,整日饮酒,烂醉如泥,不省人事。皇后亲自找徐骁,两人有过一次不为人知的私密交谈,次日徐骁披甲握枪,全力支持皇后,准备进行赤壁水战,与前朝水军决战于大江之上。如今的镇北军和西凉军合并一处,浩浩荡荡百万余人,积聚在大江之北,锦旗蔽日,人数远超前朝水军。

    而此时,匈奴却无声无息从北方杀来,眨眼之间便到了上京城以北的渭水边界,攻破上京城指日可待。而此时的徐骁和夏侯襄阳都在大江军营,准备一锤定音,一统天下。

    迫在眉睫的上京城急需其中一位回到兵力空虚的上京城,当时徐骁已经誉满天下,被称为大魏第一战将,平定天下的五大战役已经指挥了三场半,而且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